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格局-生态学报.PDF

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格局-生态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卷第# 期 生 态 学 报 /012 ! ,.02 # !$$ 年# 月 %’% ()*)+,% -,.,% %342 ,!$$ 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格局 ! , 梁子宁,张永强 ! (82 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广西南宁V :7$$$ 8;! 2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V :7$$$: ) 摘要:通过对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时空格局8! 次的调查,结果表明,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由! 纲!8 目8! 科77# 种组 成,其中昆虫纲的植食性昆虫W 目59 科8:9 种 (类群);腐生性昆虫# 目9 科9 种 (类群);捕食性昆虫 目!$ 科# 种 (类群); 寄生性昆虫8 目9 科88 种 (类群);蛛形纲8 目!$ 科 8$W 种。各亚群落个体数分别为:植食性昆虫占782 !8X ,腐生性昆虫占 ! 2 8:X ,捕食性昆虫占!:2 #9X ,寄生性昆虫占82 !WX ,蜘蛛占8# 2 WX ;种类数则分别占# 2 5$X ,! 2 59X ,8# 2 $X ,72 !9X , 7! 2 7# X 。群落结构分层明显,树冠上下层皆有的优势类群是黄立毛蚁 (!#$#%’() * +,(- %. ),多色金蝉蛛 (!’()$%++ ,%.(/+/# )、 啮虫科 (YE0CF=D ),小蜂总科 (I=1CF0FD= )。树冠上层的优势类群有白蛾蜡蝉 (01) (2($$ ),荔蝽 (3%..#$/2 - - (++/. ), 龙眼角颊木虱 (4/#)%5%)-.6++ .()( ),折翅蠊科 (Z1=ND4F=D ),姬蜂科 (,CI?DG0?F=D ),下层有矢尖蚧 (7).- (. ($#( ),黑刺粉 虱 ( 8+%9#/)$’9. .- ()(* %#9. ),蚊总科 (G1C0FD= ),长角跳虫科 ((?H00N4JF=D ),细蜂总科 (Y40CH0H4G30FD= ),咸丰球蛛 (3’%#(:(/) ;()* %)5%).(. )和灵川丽蛛 (4’#6../ +()5’9)%).(. )和常见类群小叶蝉 (- ))9. E332 )。地面杂草层优势类群是比罗举腹蚁 (4#%2$/5.$%# =(#/( ),黄斑弓背蚁 (42- /)/$9. +=/.- #.9. ),哀弓背蚁 (42- /)/$9. :/+%):9. ),斜纹猫蛛 (;6/- %. .%#$$9. ),长角 跳虫科,蚊总科,小蜂总科,茧蜂科 (Z4=C0?F=D ),姬蜂科和常见类群幼豹蛛 (!#:/. - 9.(/+ )。树冠上 下层的植食性和寄生 ! 性昆虫亚群落的相似性小,捕食性昆虫和蜘蛛的相似性大。龙眼树冠上的: 个亚群落的数量时间格局从8 月至8$ 月份是由低 到高,然后逐渐下降,其中蜘蛛亚群落的数量波动较平缓,高峰在# 月份,其余的群落数量季节波动较大,植食性昆虫数量最 高峰在: 月份,捕食性昆虫的数量高峰在W 月份,寄生性昆虫数量高峰在: 月份和 月份。地面杂草层的群落数量波动比树冠 层平缓。植食性昆虫与蜘蛛的数量相关显著。 关键词: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优势种;时间格局;垂直分布 文章编号:8$$$6$977 (!$$ )$# 6 8:#!6$WV 中图分类号:[8#!V 文献标识码:% 9#-,-* -.1 ’2#)7-* :70(07’: ); -7!7)#)1 ()220.,8 ,. *).+-. )7(!-71 8 ! , *,%.+ T6.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