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新人教版.pptVIP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7.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思。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学习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及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有着无数美景、大好河山。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几位大诗人的脚步,去游历祖国的美丽山川,看看诗人们赏过美景之后,写下了怎样的千古名句。 会认的字: 庭 宜 亦 未 yí yì tíng wèi 抹 mǒ 磨 mó 盘 pán 会写的字: 断 楚 孤 至 镜 未 初 饮 帆 遥 磨 银 盘 多音字组词: 磨:[mó]磨平 [mò]磨盘 抹:[mǒ]涂抹 [mò]抹头 [mā]抹桌子 形近字组词: 境:[jìng]环境 镜:[jìng]镜子 未:[wèi]未来 末 :[mò]周末 孤 :[gū]孤独 狐:[hú]狐狸 银 :[yín] 银行 根: [gēn]扎根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代表诗作收集在《李太白全集》里。 知识拓展: 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嵩梁山,是张家界永定区海拔最高的山,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至今已有1754年历史。山顶相对平坦,保存着完整的原始森林,有着很多极为珍贵和独特的植物品种。 课文早知道: 望天门山①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②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①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②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课文翻译: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 碧绿的江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 江面上一叶孤舟从日边驶了过来。 课文赏析: 1.文章的每一联分别写了什么? 答:本诗第一句中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 一、二句中“开、回”二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 奔腾向前的水势; 二、三句中“碧、青”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 尾句写帆船与日落的奇观。 课文赏析: 2.诗句中有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答:这首诗通过断、开、流、回、出、来,这六个动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天门山壮观的美景。 课文赏析: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红日照临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边上扬帆而行,驶过夹峙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多么惬意,多么美好的图景。诗人紧扣一个“望”字,借助笔下一派雄丽的景色,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将宽阔的胸襟,奔放不羁的情思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 总结: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天门 断 楚江 开 碧水 回 青山 出 孤帆 来 放眼望去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东坡集》传世。 知识拓展: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人文底蕴,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眷顾,因此在文学方面也留下了诸多名篇和典籍。 课文早知道: 饮湖上初晴后雨① 苏轼 水光潋滟②晴方③好, 山色空蒙④雨亦⑤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⑥, 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这首诗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正。 ④空蒙:迷茫的样子。 ⑤亦:也。 ⑥西子:即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课文翻译: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奇美的。如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