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山道士蒲松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4 第八課 勞山道士 蒲松齡生平 傳說松齡出世時,其父夢一老僧入室,著一露肩袈裟,乳上貼一銅錢大藥膏,醒後,松齡即出世,乳部亦生一黑痣,松齡乃自以為是老僧的化身。 松齡自幼隨父讀書,飽讀詩書,加以身處鄉間,對民間文學多所關注,日後乃創作不少俚曲及農用書籍。松齡十一歲時與鄉紳劉國鼎次女訂親,十六歲時相傳順治皇帝要選秀女充掖庭,劉國鼎便將女兒送到蒲家避難,兩年後正式成婚。劉氏溫柔賢淑,深得翁姑疼愛,引起妯娌嫉妒,導致家庭失和、分家的後果。松齡夫婦敦厚,不願與兄爭產,僅得老屋三間與薄田三十畝,幸劉氏賢慧,使松齡無後顧之憂。 松齡十九歲以第一名考取秀才。但之後屢次參加鄉試,皆不中第,考到第五十一歲才不再參加「闈戰」。松齡一生窮愁潦倒,除了擔任短期幕僚與教書先生外,大多數的時間都投注在創作上,其中影響最鉅者,莫過於文言小說《聊齋誌異》。 《聊齋誌異》的成書與題材來源 三十三歲時,松齡一面課徒維生,一面開始創作《聊齋》。以自己的書齋為名,曾作詩:「《志異》書成共笑之,布袍蕭索鬢如絲;十年頗得黃州意,冷語寒燈夜話時。」詩中自比東坡貶謫黃州情境,寫盡自己的淒涼孤傲。之後不斷進行修改、增補,至晚年才停止。詩壇盟主王士禎甚讚此書,曾說:「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真切的把握了該書的寫作方式與創作意圖。 《聊齋》故事來源非常廣泛,據作者《自志》云:「才非干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聞則命筆,遂以成編。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郵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積益夥。」故可知小說素材來源大致有三:一是採擷或借鑒前人的小說和筆記;二是作者自己的經歷或見聞;三是友人提供或寄贈。其中尚有許多故事,獲為當時廣泛流行的事實或傳聞,故和他人記載相同,當然集中更多的作品,尤其是那些愛情題材的名篇,多為作者虛構創造,並無「本事」可考。 《聊齋誌異》的思想內涵 作者自稱,此書乃寄託「孤憤」之作,作者的忘年之交朱緗云:「夫屈平無訴其忠,而托之《離騷》《天問》;蒙莊無所話其道,而托之《逍遙遊》;史遷無所抒其憤,而托之《貨殖》《游俠》;昌黎無所攄其隱,而托之《毛穎》《石鼎聯句》,是其為文皆涉於荒誕,僻而不典,或詼諧絕特而不經,甚且不免于流俗瑣細,嘲笑姍侮而非其正,而不知其所托者如是,而其所以托者,則固別有在也。」這段話揭示了蒲松齡如屈原、司馬遷那樣「發憤」和「隱愁」著書的創作心態,和《聊齋》以「鬼狐史」寄託「磊塊愁」的深刻意寓。其思想意蘊包括: 暴露現實社會政治的黑暗 蒲松齡一度充當幕僚,目睹官場的腐敗、豪紳的橫行與人民的苦難,體現在《聊齋》創作之中。例如〈促織〉,寫明宣德年間,因「宮中尚促織之戲」(鬥蟋蟀),每年向民間徵收,各級官吏藉此魚肉鄉民。老實的成名,屢被追討,慘受杖責,憂悶欲死。後因兒子魂魄化為一頭善鬥的蟋蟀,乃得以獻納交差,並受重賞,遂成富室。小說雖寫明代之事,確有現實的影子,透過成名一家為捉一頭蟋蟀「以塞官責」而經歷的種種離合悲歡,側面暴露了統治者的荒淫和徭役科斂的慘酷。這類故事概括著當時的社會景況,亦寄寓著作者的憤激之情。 抨擊科舉制度的弊端 蒲松齡一生久困場屋,對科場的腐敗、試官的昏聵,有切膚之痛。如〈司文郎〉,寫一盲僧能以鼻代目,從焚稿的氣味中嗅出文字的優劣。榜發後,王生落第,而餘杭生高中。盲僧嘆曰:「僕雖盲于目,而不盲于鼻,簾中人並鼻盲矣。」原來主考官就是餘杭生的「恩師」。諷刺科舉取士「陋劣幸進,英雄失志」的現象,冷峻尖刻,犀利有力。又如〈賈奉雉〉,寫賈奉雉「才名冠一時,而試輒不售」。一次秋闈落榜,惶惑無主,後聽人勸告,乃「戲于落卷中,及其沓冗氾濫,不可告人之句,連綴成文」,三年後以此應試,「竟中經魁」。他再閱試稿,冷汗淋漓,重衣盡濕,深感羞愧,嘆息這是「以金盆玉碗貯狗矢,真無顏出見同人」。於是唾棄已到手的功名,遁跡山林。作者以諧謔之筆勾畫出一個美醜倒置的科場世界,這是對「簾內諸官」的極大諷刺。 謳歌男女情事 其中以愛情婚姻為題材和涉及婦女問題的作品,約占全書的四分之一,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這類作品的思想意義,有下列幾方面:一是肯定青年男女的真誠相愛,自由結合;二是強調以「知己」之愛為基礎的愛戀原則,體現了一種進步的愛情觀;三是揭露舊勢力對青年男女愛情生活的壓抑,贊頌他們的反抗精神;四是追求理想的家庭生活;五是提倡男女真情,尊重女子人格。如〈小謝〉一篇,寫書生陶望三住在「多鬼魅」的府第攻讀,女鬼秋容、小謝時來戲弄。陶生立身磊落,議論宏正,兩鬼女為之感化,乃隨陶習誦詩書,並為陶折薪溲米,爭相服侍。後陶負冤入獄,兩女奔走相救。其後秋容被城隍祠判官搶去,也得到陶生搭救。他們在種種患難相助中,由友誼發展為愛情,兩鬼女終於借屍還魂,與陶生結為連理。 抨擊澆薄的世風惡習 《聊齋》中不少篇章或借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