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2、内外服制度——封邦建国 3、宗法制、礼乐制度 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 禹陵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郊会稽山麓) 禹 在今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面积3.75平方公里。1959年开始发掘。遗址中,现已发现建筑基址多座。其中一座基址中心建筑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大型宫殿。同时,遗址中出土有制陶、铸铜、制骨、制石的手工作坊和一些陶器、铜器等。其年代晚于河南龙山文化而早于商代二里岗文化;经碳—14法测定,遗址年代约当公元前1900—前1600年,与文献中所记夏朝时间相符。学术界普遍认为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属于夏文化。 二里头夏朝宫殿基址 二里头夏朝宫殿复原图 (正面俯视) 夏朝活动区域图 夏朝把天下划分为“九州”进行统治;出现了镇压人民的刑罚;统治者筑城郭以保护自己。奴隶制国家机器产生了。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左传》襄公四年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鲧(禹的父亲)筑城以卫(护)君,造郭(外城)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淮南子·原道训》 王位世袭制 代替 禅让制 1、禅让制: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制度,是一种原始部落共和制。 存在原因:生产力落后,需要集体力量共同劳动、平均分 配才能生存下去,需要一个贤能公正的人当首领,带领大家抵御侵犯、进行生产劳动和平均分配食物。 2、王位世袭制:王位在一性中传承,国家成为一家私产。存 在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方式。“公天下”变成“私天下”。成为 后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产生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出现 了阶级分化(奴隶和奴隶主),部落联盟的竞争中私天下的局 面形成。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 伊尹 成汤 商朝建立 伊尹,辅佐成汤建立商朝的功臣。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诗经·商颂》 先君成汤的时候,连那边远的氐羌,都没有敢不来进贡,都没有敢不来朝见,都说商王永远是我们的主人! 记日食卜骨 这是一块完整的牛胛骨。牛骨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正面刻辞四条,背面2条,共160余字,字内填朱。刻辞所记内容为商王武丁狩猎、祭祖和当时的天象。这片刻辞巨大完整,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象的重要资料。 商卜狩猎的牛胛骨 占卜弥漫着神权色彩 卜辞记载战争的史实相当多,卜问内容包括战事的时间、地点、将领、吉凶祸福等。 此甲骨记载有二类不同的内容。一段为殷(商)王将征伐,卜问哪位将领合适。另外一段记录殷王牙齿有病,卜问是否来自祖先作祟,能否痊愈。 占卜弥漫着神权色彩 商人祭祀的对象包括祖先与自然神(天帝、日、风、雨、社、山、川),尤以祖先的祭祀最为频繁。祭祀时多用牛、羊、猪、犬为牺牲,卜问祭祀祖先要用五牛或是三牛。图中甲骨上刻有二段卜辞。 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 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 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卜”形 裂纹。 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 附近。 钻凿卜骨的工具 商人占卜刻字过程 1 2 3 4 占卜弥漫着神权色彩 西周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 内外服制度 《大孟鼎》的铭文说,在商王朝的中央政府有“殷正百辟”(百官),在地方上有“殷边侯甸”(诸侯)。可见,商代的统治机构是分为“内服”和“外服”两种。所谓“内服”和“外服”,实际上就是王畿和畿外之地,就是中央和地方。 ——黎虎《夏商周史话》 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度 内外服制度:商朝的一种地方制度。王畿为商人本族活动区域,称内服,外服是王畿以外附属国分布区域,依据距王畿的远近依次称为甸服(纳田税谷物的地区)、 侯服(侦查顺逆、服侍王命)、绥服(推行天子教化礼仪)、要服(受天子约束、服从王命)、荒服(为天子守卫荒远地区)。 特点: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商王对参加联盟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周公,姬姓,名旦,又称叔旦;西周初年政治家。周文王子,武王弟。他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他出师东征,平定反叛,大规模分封诸侯,并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主张“明德慎罚”。其言论见于《尚书》的《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等篇。 陕西扶风境内的周原遗址 姜尚 周武王 分封制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