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特点:标新立异 、与众不同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特点:标新立异 、与众不同 某市曾发生一起怪事,两“大款”在一高级的酒店吃完饭后,大款甲看大款乙给的小费比自己多,于是当着乙的面撕掉一百元大钞,乙也不甘示弱撕掉五百元,如此往来,两人开始了撕钞票大赛。 老马为了买一台洗衣机,先上网查了详细资料,然后走了好几家商店,最后看中一台海尔牌,因为其价格不高,质量较好,而且售后服务好,于是买下了。 特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 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 当前可支配收入 未来收入预期 收入差距 复习回顾: 根本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所以,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生活水平), 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的收入。 二、消费的类型 (1)按交易方式 (2)按消费目的 钱货两清消费 贷款消费 租赁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态度 弊 利 特点 消费心理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P20-21) 问题探究 商家请明星做广告是利用了消费者的什么心理?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特点: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 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会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不利经济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态度: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个性手机壳 个性抱枕 问题探究 追求个性反映了消费者的什么心理? 利:显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 产品的出现 但,这样的个性你能接受吗? 利:显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弊:代价大,社会不一定认可 态度:过分求异不提倡 问题探究 撕钞票大赛反映了甲乙的什么消费心理? 特点:炫耀性 盲目性 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坚决反对 利:无 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的区分  ◆从众心理是追求人有我有,  ◆攀比心理是追求人有我优。 问题探究 “货比三家”、“追求实惠”、“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体现了什么消费心理?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弊:无 态度: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值得提倡与发扬 盲目从众不可取, 过分求异吓死人。 虚荣攀比活受罪, 理智求实乐融融。 结论: 你听说过“负翁”、“房奴”、“月光族”、“卡奴”吗? 这些称号给我们什么启示? 原则之一: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1、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2、“适度”:不能超前消费 辨析题 此观点是片面的。 超出自己的偿还能力进行的贷款消费必然导致超前消费。 在自己承受能力之内进行贷款消费,则不会导致超前消费。 原则之一: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1、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2、“适度”:不能超前 ,也不能滞后。 原则之二: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三个避免” 避免盲目跟风 (要有主见) 避免情绪化消费 (要有清醒的头脑) “小儿麻痹” 根据国际数据:全世界因患肥胖症死亡的人数是饿死人数的两倍多,肥胖已成为“世界公敌”。 *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