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安县沣峪口 离开根据地的中共鄂豫陕省委,依然牵挂并精心部署鄂豫陕苏区的斗争。 ??? 1935年7月25日和30日,省委连续写来两封信,指示要“马上把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合并为鄂豫陕特委”,“组织新的红军基础,把现有的游击部队武装组织到一个较强大的独立团,争取……胜利发展成一个师的单位红军”,“要更进一步的开创鄂豫陕边苏区和游击战争”,使鄂豫陕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发展前途和西北方的发展基础上成为‘有政治意义的区域’ 。 ?? 1935年9月8日,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合并成立陕南特委,后称鄂豫陕特委,会议选举郑位三为书记,陈先瑞、李隆贵、方升普、曾焜为委员。 ?? 1935年10月6日,在商南县的梁家坟,鄂豫陕特委把各路游击师和游击大队,合编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十四师,陈先瑞任师长,李隆贵任政委,在商洛坚持斗争到1936年底。1936年12月,根据中央指示,红七十四师改编为抗日南路军,对内依然称红七十四师,军长陈先瑞,全军约1700人。1937年4月,红七十四师奉命撤离商洛进驻长安县大峪口整编;7.7事变后,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留守处,参加抗日战争。??? ? 1935年7月16日,红二十五军4000余名指战员从长安县沣峪口地区出发,离开鄂豫陕苏区,踏上了继续长征的道路。 ??? 7月31日,红二十五军经户县、周至,沿秦岭北麓冒雨向西挺进,占领川陕公路要地双石铺(今陕西凤县县城) ,歼敌4个连并俘虏敌少将参议一名,缴获了一些文件和报纸,其中在7月22日的《大公报》上看到这样的报道:红军“朱、毛部已越过6000公尺的巴朗山,向北进行,……似有窥甘青交界之赵州、泯县、西固等处” 。 综合敌人口供、文件和报纸所提供的情报,进一步证实了中央红军正在北上消息;而敌胡宗南、马鸿宾等部,均部署于川西北、甘南边境以及渭河沿线和西(安)兰(州)公路上,全力堵截红军。部队当机立断,决定立即进入甘肃境内,威胁敌人后方,策应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北上。 ?? 1935年8月3日,红二十五军攻占甘肃两当县城,尔后翻越麦积山,于9日,攻占胡宗南部的后方基地天水县城,歼敌一部,缴获一批军用物资。 ? 红军迅速西进,势如破竹,直捣敌人后方,使敌极为震惊,蒋介石从1935年7月26日到8月10日,一连发出5道电令,要求各部不分省界,围歼红军。蒋介石在8月10日电报中说:“查徐海东匪西窜原因在于策应朱毛,我军应采用内线作战要领,先以优势兵力迅速解决徐匪,再行以全力回击朱毛” 。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国民党“剿匪”第三路军总司令朱绍良急调驻川西国民党军,一部由四川江油北上甘肃文县,一部东移天水,原准备南下堵截中央红军的一个师和一个旅也不得不改变计划。这样,红军就有力地牵制和吸引了大批敌军,策应了主力红军在川西的行动。 ??? 1935年8月17日,红二十五军沿西兰公路东进,攻克隆德县城,接着连夜越过六盘山,进抵平凉、泾川地区。 8月21日,部队遭连日暴雨袭击。在途经泾川县城西南的四坡村时,敌第三十五师一○四旅208团一千余人突然袭来。吴焕先不幸牺牲,年仅28岁。 吴焕先的壮烈牺牲,激起了指战员们极大的悲愤,他们把敌人压到一条烂泥沟里,将敌一个团的兵力全部歼灭,敌团长马开基被击毙。 ??? 四坡村战斗使敌人暂时不敢向红二十五军逼近。8月中旬至下旬,红二十五军为进一步钳制敌军,活动于隆德、平凉、崇信、灵台、泾川、华亭等地区,切断西兰公路18天,迫使敌人不得不一再抽调原用于堵截中央红军的兵力,对付红二十五军,对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起到了战略性的配合作用。红二十五军在陇东地区与敌周旋期间,因得不到中央红军行动的确切消息,敌第三军、第五十一军、第三十五师等各一部,从不同方向向红二十五军活动区逼近,红军在此孤军作战,处境不利,鄂豫陕省委便决定北上陕甘,与陕北红军会合,首先争取陕甘苏区的巩固,再配合红军主力北上。 ?? 1935年8月31日,红二十五军强渡泾河,经镇原、庆阳县日夜兼程,途中多次击败尾追的敌军,于1935年9月15日,在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红军胜利会师。 ?? 正是这支先期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使5天后过雪山草地、历尽千难万险到达甘肃眠县哈达铺的中央红军和毛泽东,最终确定把陕北作为长征的目的地,从而也拉开了创建西北革命大本营的伟大序幕。 红二十五军和陕甘红军会师后,为统一指挥作战,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六军等部组成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全军共7000余人,极大地增强了陕北的革命力量。红二十五军被改编为第七十五师。 当历史过去70多年的时候,我们的目光依然不能不以万分的崇敬,来仰视这支红军队伍:他们长期与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失去联系,“没有上级指示及各方兄弟党的关系和当地党的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