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词垂帘‘隔中有透’视觉意象探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 八 十 期 2 0 1 4 年 5 月 頁 8 1 ~ 1 0 8 臺 灣 大 學 文 學 院 DOI: 10.6258/bcla.2014.80.03 《全宋詞》垂簾「隔中有透」  視覺意象探析 黃 淑 貞 摘 要 簾,作為中國建築最早的空間分隔設施之一,可捲可垂,予人獨特的 審美想像與情感暗示,同時亦是構成深靜意境的重要因素,故宋代詞人愛 從「簾」以吐納世界。「垂簾」所起之「分隔」作用,可截斷旁人窺探之 視線,造成距離,滿足遮蔽風日等各種功能需求;以其「隔中有透」,未 完全阻隔視線,可通過一定的光線與空氣,引來形色動人的視覺意象及光 影變化,達成內外空間景物的交互滲透。「隔」,是形式與情思的有機融 合,為認識、理解與把握傳統藝術內涵帶來一個有效的切入點。故本文以 唐圭璋主編《全宋詞》為核心文本,逐一探討垂簾「隔中有透」的形色與 光影等視覺意象及其細膩幽微的情思與美感。 關鍵詞:垂簾 隔中有透 視覺 知覺 《全宋詞》 102.11.22 收稿,103.04.10 通過刊登。  本文為國科會 102 年度「《全宋詞》簾意象的空間分隔藝術研究」(NSC 102-2410-H-320 -008 - )研究計畫的部分成果。謹此感謝兩位評審委員的肯定及所提 出的審慎精闢的見解與指正。  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副教授 82 臺 大 文 史 哲 學 報 一、前 言 宋代是中國園林發展史上高度藝術化的時代,「士大夫又從而治園囿臺榭, 以樂其生於干戈之餘,上下晏安」,1大量私園湧現,深入一般士庶的日常生活 中。文人經營住宅時,在住宅中軸線兩側的書房、內客廳等跨院或小宅的中庭, 或置幾塊山石,或點綴花草、藤蘿、芭蕉、梧桐、竹叢,亦刻意營造園林氛圍。 它承繼唐代士人園作風,以疏簡為本,重在寫意,格調雅澹,成為生活中習見 場景;所以深深的庭院及山水花木禽鳥等園林要素,常納入審美視野,成為入 詞材料,宋詞因而具有相當濃的「園林情調」。2如陳克〈菩薩蠻〉: 綠蕪牆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玉 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3 綠蕪牆內的芭蕉、楊花等園林花木及隨之而來的蝴蝶、雙燕等禽蟲,點染出清 幽閒寂的青苔小院。而「垂簾」所起的空間「分隔」作用,截斷了旁人窺探的 視線,造成距離,滿足遮蔽、安全、保密等需求,又自成一封閉、安靜的世界, 營造幽深的詞境。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簾施於堂之前,以隔風日而通明。」4簾,作為 中國建築最早的空間分隔設施之一,可捲可垂。北宋木構架單體建築成熟,大 量使用可以開啟的、櫺條組合極為豐富的門窗,不僅改變了建築的外貌,改善 了室內的通風和採光,簾的運用也多了起來。簾,以其「隔而不隔」、「不隔 5 而隔」等特點,予人獨特的審美想像與情感暗示,得到詞人的青睞。 捲起時, 1 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 ),卷436 ,頁12936 。 2 金學智,《中國園林美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0 ),頁39 ;賈鴻雁,〈宋 詞園林意境美探微〉,《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4 卷第 5 期(2002 年 9 月),頁 75-79 。 3 宋‧和峴等著,唐圭璋主編,《全宋詞》第 2 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 ),頁828 。 4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 ), 頁 193 。 5 胡世慶,《中國文化通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頁 755 ;馮桂芹, 〈簡析「簾」的文化象徵意義〉,《黃山學院學報》第9 卷第 2 期(2007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