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高强韧铸件用铝合金锭国家标准解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DOC

耐热高强韧铸件用铝合金锭国家标准解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随着我国铝工业发展从“量”为主进入到“质”为主的新阶段,资源、能源、环境和高技术产品开发等一系列新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努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去克服铝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障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已经成为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07 年国家下达了“新型高强度铸造铝合金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该材料是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与贵州铝厂、贵州大学、贵州科学院、四川大学等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实施过程中,自主研发的具有优异的铸造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的新材料,目前已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注册211Z.X 系列牌号5 个。该系列新材料采用普通合金化元素为原料,生产成本较现有高强度铝合金有显著降低,而综合力学性能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四高三好”特征(高强、高韧、高硬、高温或耐热,成形性好、加工性好、循环性好) ,集成了传统高强、高韧、高温铝合金的优点,因此特别适合“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支撑中国铝工业的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市场化的指引下,制定了GB/T 29434-2012《耐热高强韧铸件用铝合金锭》国家标准。 1 标准概况 2011 年9 月向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了该系列新材料之一211Z.1 铸造铝合金锭国家标准的制定计划,得到国标委及有色标委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1 年12 月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了《耐热高强韧铸造铝合金锭》国家标准制定计划(国标委综合【2011】82号),任务完成时间为2012 年,由贵州华科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贵州省标准化院为负责起草。标准编制组经认真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及相关标准,确定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采集产品样品,分别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郑州轻金属研究院、贵州省冶金有色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贵州省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等进行产品性能测试,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最后,在综合分析、研究相关资料及数据的基础上,对技术要素、性能指标等进行了确定,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2012 年3 月20 日编制组发函58家相关单位,同时由有色标委会在有色标准信息网上挂网广泛征求意见,3 月27-30 日由有色标委会在杭州市萧山主持召开了标准的讨论会,来自25 家单位的49 名与会代表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地讨论,编制组根据讨论会上各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相关单位的反馈意见,完成了标准预审稿。2012 年6月26-29 日在辽宁沈阳有色标委会组织来自16家单位的27名代表对标准的预审稿逐条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宝贵意见,形成了标准的送审稿。2012 年9月4-6日在贵州贵阳标准审定通过,2012 年12 月31 日标准批准发布。 2 标准内容解读 本标准共分为7 个部分,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订货单(或合同)内容。其中要求共6 个部分: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针孔度、断口组织、外观质量、其它。 2.1 化学成分 ????? 化学成分规定了主要合金元素Cu、Mn、Ti、Zr 等9种元素的质量分数范围,对Fe、Si进行了限量规定,其他杂质总量和单个作了限定(表1)。其中RE 为稀土总量,B 和C 两种元素根据需要加入和测定,对铝的质量分数计算作了说明。 ????? 化学成分分析按照GB/T20975(化学分析方法)或GB/T7099(光电直读光谱法)进行均可,仲裁分析方法为GB/T20975(化学分析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任一试样的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化学成分测定方法中GB/T20975.26《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6 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目前仍在报批阶段,预计2013年上半年批准实施。 2.2 力学性能 ????? 力学性能主要规定了T6 和T5 状态的室温拉伸性能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350℃高温拉伸性能、布氏硬度、冲击吸收能量仅作为参考指标,在有需要时参考(表2) ?????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不是按照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 室温试验方法》进行,而是按照GB/T16865《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进行,据悉GB/T16865 修订完成,目前仍在报批阶段,预计2013年上半年批准实施。试样采用的是不经加工的随炉金属型单铸试样,在铸造稳定阶段在流槽中用取样勺取出足够的铝液,浇注到专用的试样铸型中,每批取2 个试样。试样要求如图1,图中:r为过渡圆弧半径,≥25 mm;d0为平行部分的直径,12±0.25 mm;L0为原始标距,5d0;Lc 为平行长度,≥L0+d0高温拉伸试验时,试样通过对满足室温拉伸试样进一步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