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逻辑闸-东海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50年代:電晶體電腦 1954年,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引入電晶體技術,可以大幅降低電腦生產成本。1956年,UNIVAC電晶體版設計完成。 1957: Fairchild Semicon. 與積體電路 Gordon Moore 與 Robert Noyce 於矽谷創立 Fairchild 半導體公司,生產電腦用的電晶體,主要客戶是IBM。 1958年,J. Kilby(德州儀器)發明第一個Si/Ge積體電路,次年,Fairchild亦提出積體電路設計,最後在專利申請時,由Fairchild拔得頭籌。 1963: 邏輯電路 Fairchild 於 1963 年推出的 907 邏輯電路,包含兩個邏輯閘,各由四個電阻以及四個電晶體。右圖實際大小為0.038×0.048英吋。 1971:第一個微處理器—INTEL 4004 1968年Moore, Noyce 以及Andrew Grove創辦了INTEL 公司,於1971年推出了第一個微處理器4004。INTEL 4004為一 4-bit 之微處理器,內含2300個電晶體,可以在11微秒內完成一次加法。右圖實際大小為0.11×0.15英吋。 Pentium 4 / Athlon XP (32 Bit) Intel Itanium 2 (64 Bit) AMD Opteron Dual-Core (64Bit) Intel P4 Extreme Ed. Dual Core Fastest Computer in the World: BLUEGENE (IBM/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tb.) Fastest Computer in Taiwan: Intel Xeon Blade Cluster (Game Co.) Fastest Academic Computer in Taiwan: HP Itanium 2 Cluster (NCHC) Moore’s Law Limitation of Moore’s Law 總結:各世代電腦之比較 第一代計算機 (真空管) 缺點: 一、體積龐大,佔用空間,搬遷不易。 二、運算速度慢。 三、散熱不易,耗電大,成本高。 四、故障率高,可靠度低。 五、線路複雜,維修不易。 六、程式設計難度較複雜 第二代電腦(電晶體) 與上一代相較,優點如下: 一、體積較小,較不佔空間。 二、電晶體的處理速度較快。 三、散熱較快,電力消耗量小,成本較低廉。 四、故障率較低,可靠度相對地提高許多。 第三代電腦(積體電路) 第三代計算機 公元1965年,美國的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電腦公司改用了積體電路及固態邏輯科技,將許多電晶體、電阻、二極體等電子元件濃縮在一單一極小的晶片(Chip)上所設計的計算機 。 積體電路在效能、效率及處理速度上均大大地提升,而且可以大量生產,更降低了製造成本 第四代電腦(VLSI) 利用大型或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出來的計算機 大型積體電路(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簡稱LSI) ?一個晶片可容納數千個以上的電子元件 超大型積體電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簡稱VLSI) ?一個晶片可容納數十萬個電子元件 第五代電腦(AI) 利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之技術,進行計算機軟硬體的重大改革,欲使未來的電腦具有推理思考、判斷的能力。 Failed? What’s Next? Quantum Computer? Biocomputer? Molecular Computer? 1988: Mathematica 1986年,曾任職於加州理工學院、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以及伊利諾大學的物理學家Stephen Wolfram創建了Wolfram Research,進行「符號計算」軟體的研發,於1988年推出了Mathematica的第一版 1989: World Wide Web 1989年,CERN(歐洲原子核研究所)的物理學家Tim Berners-Lee為了方便與同事交換資料,開發出一種新的傳輸協定以及相關的語法: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 ator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並且寫出了第一個瀏覽器程式以及架設了第一個WWW網站:info.cern.ch WWW的出現,造成網路世界空前的急速發展 Limitation of Si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