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酪酸梭菌
组员:龚洪凯 魏晓峰
阮醒龙 曹恩荣
目录
一 简介
1·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的别名
2·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的发现和命名
二 生物学特性及分类
三 作用机制
1、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的功能
2、酪酸梭菌治疗腹泻
3、酪酸梭菌修复被损伤黏膜
4、酪酸梭菌与肠道黏膜免疫活
四 生产工艺
1、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的培养
2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的生产过程
3 、 产品的分离纯化
4、生产注意事项
五 产品介绍
一、酪酸梭菌相关产品
二、酪酸梭菌相关专利
六·酪酸梭菌的其他研究
一、酪酸梭菌基因的研究
二、酪酸梭菌质粒的研究
三、酪酸梭菌家政蛋白质的研究
四、酪酸梭菌的鉴定和新菌株的分离识别
五、酪酸梭菌应用于化工生产的研究
六、酪酸梭菌神经毒素的研究
简介
酪酸梭菌又称:酪酸梭状芽孢杆菌,酪酸杆菌,酪酸菌,丁酸梭状芽孢杆菌,丁酸梭菌,丁酸杆菌,丁酸菌。拉丁文:Clostridium butyricum
酪酸梭菌的发现与发展
酪酸梭菌是1933 年由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先发现并报告的, 因此又名宫入菌。本菌存在于土壤、动物和人体的肠道中。我国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创研的酪酸梭菌CGMCC0313.1活菌制剂(阿泰宁、常立宁、宝乐安、助宝康等),于2004年获得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证书。2005年3月,青岛东海药业公司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商业化生产酪酸梭菌胶囊、片剂和散剂,医患双方对其都有较好的评价。
生物学特性及分类
1形态特征丁酸菌是一种直或弯曲的革兰氏阳性厌氧内生芽孢杆菌,后期培养物可变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灰白色,呈煎蛋样,中间隆起旧1,卵圆,单个或成对,短链,偶见长丝状菌体,周生鞭毛,具有运动性。菌体中常有圆形或卵圆形的巨大芽孢,无孢子外壁和附属丝,形成芽孢后一端膨大呈鼓锤状,或中部膨大呈梭状或纺锤状。
作用机制
本品为酪酸梭菌活菌(芽孢)制剂,能耐受胃酸进入肠道,分泌肠粘膜再生和修复的重要营养物质酪酸(丁酸),修复受损伤的肠粘膜,消除炎症,营养肠道。并能促进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生长,抑制痢疾志贺氏菌等肠道有害菌生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胺、氨、吲哚等肠道毒素的产生及对肠粘膜的毒害,恢复肠免疫功能和正常的生理功能
丁酸菌制剂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其它微生态制剂一样,可用以治疗肠道感染和肠功能异常,是调节人和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有益菌,其最显著的生物学特性是能与肠道内有益菌共生并促进有益菌的增殖和发育,特别是它能产生促双歧杆菌发育的因子¨…
酪酸梭菌治疗腹泻
生产工艺
丁酸菌在发酵过程中能产生葡萄糖、麦芽糖等6种糖,及维生素E。这些物质直接为动物提供营养元素,维生素E能强化血管,增强抗病性,激活细胞,对机体非常重要。以丁酸菌为主要成分制成V。吸收促进剂对乳用仔牛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血清中V。含量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用幼鸡试验也得出相似的结果
根据丁酸菌的生长条件要求,王刚’7。,匡群M1就营养成分中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试验,确定最佳配比比例:营养成分以胰蛋白胨最佳,其次分别为酪蛋白胨、牛肉蛋白胨、大豆蛋白胨、蛋白胨;碳源以葡萄糖用量在1.0%一1.5%水平上菌体生长较好,菌数较高;碳源和氮源的组成及配比对菌数有明显的影响,在胰蛋白胨、葡萄糖、酵母膏、牛肉浸膏的E交叉实验中胰蛋白胨(1.0%)、葡萄糖(1.0%)、酵母膏(0.5%)、牛肉浸膏(0.3%)按此配比时菌体浓度和芽
4.3丁酸菌微生态制剂的发酵生产工艺丁酸菌微生态制剂生产工艺是在国内最近几年才进行研究,目前发酵培养液活菌可以达到1.9×109cfu/mL,芽孢转化率达到95%。生产成本较为低廉,生产工艺基本流程如下
生产工艺基本流程如下
培养基原料- 溶解一 灭菌保护剂ltDH入菌种 一活化 一接种一 发酵控制一 发酵液一 干燥-. DH填充米斗. .制粒
、酪酸梭菌相关产品
酪酸梭菌的其他研究
谢谢观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气安全隐患排查速查手册,隐患对应依据(已发).pptx VIP
- 纯电动汽车维护与保养(中职):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基础认知PPT教学课件.pptx
-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pdf VIP
- 医学文献和文献检索概论知识分享.ppt
- 市政工程施工人员安全培训讲义.pptx VIP
- 大学课程《水文分析与计算》PPT教学课件:2.3设计洪水分析计算.pptx VIP
-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附答案解析)-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项突破.pdf VIP
- 工程收尾具体工作方案(3篇).docx VIP
- “老家伙”的天空不留遗憾.doc VIP
- 大学课程《水文分析与计算》PPT教学课件:3.4水库防洪调节.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