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精编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路常曲,平桥多折” 增加空间层次变化,拉长游览中动观的线路。? 西湖九曲桥 4、围护、分隔空间 (1)墙 围合、分隔空间。 粉墙、云墙。 粉墙花弄影 藉以粉墙为绘也 ★(2)园窗 漏窗、洞门、空窗 形成虚实对比和明暗对比的效果 使墙面丰富多彩。 造型各异的窗,象一个个美丽的画框,将自然景物框起来,形成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 留园 拙政园: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 ■ ■ ■ 拙政园中“与谁同坐轩”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杜甫:“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3) 榭 榭在功能上,多以观景为主,兼可满足社交、休息的需要。一般是在水边筑平台,平台周边围以低矮栏杆,平台上建一单体建筑,四面开敞通透或做落地长窗,显得空透畅达,屋顶通常用卷棚歇山式样,檐角低平,显得玲珑轻巧,简洁大方。室内装饰简洁雅致,近可观鱼或品评花木,远可极目眺望,是游览线中最佳的景点,也是构成景点最动人的建筑形式之一。 芙蓉榭是拙政园东部花园赏荷的最佳景点,因周围植木芙蓉而得名。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四角飞翘,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漫步芙蓉榭,凭栏四顾,可见满池青翠,风流丽质,似亭亭玉立的仙子在碧波中美目流盼,微风骤起,掀起一片绿浪,送来阵阵荷香,尽情领略荷花的娇美、幽雅和高洁的风骨。 夏天夜晚,明月、清风、月影、荷香齐至。 (4)舫 舫为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建筑,是园林中供人休息、游赏、饮宴的场所。舫的前端有平台与岸相连,模仿登船之跳板。 舫在中国园林艺术的意境创造中还具有特殊的意义,庄子说“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因此舫成为古代文人隐逸的象征,表示园主隐逸江湖,再不问政治,所以它常是园主人寄托情思的建筑,代表隐居之意。 舫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意,如苏州狮子林,本是佛寺的后花园,所以其中之舫含有普度众生之意。而颐和园清宴舫,按唐魏征之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由于石舫永覆不了,所以含有江山永固之意。 舫与船的构造相似,分头、中、尾三部分。船头有眺台,作赏景之用;中间是下沉式,两侧有长窗,供休息和宴客之用;尾部有楼梯,分作两层。? 3、联系交通、联结景点 (1)廊 廊是一种“虚”的建筑形式,由两排列柱顶着一个不太厚实的屋顶,其作用是把园内各单体建筑连在一起。 廊一边通透,利用列柱、横楣构成一个取景框架,形成一个过渡的空间,造型别致曲折、高低错落。 廊的类型可分为双面空间、单面空间、复廊和双层廊等等,从平面来看,又可分为直廊、曲廊和回廊。? 拙政园波形水廊,在西花园与中花园交界处的一道水廊。从平面上看,水廊呈“L”形环池布局,依水势作成高低起伏、弯转曲折状,使景观空间富于弹性,具有韵律美和节奏美。 远看水廊,似长虹卧波,气势不凡。 廊是园内贯穿的通道,有虚空的造型,以长而且曲为多,在园林中置于围墙和山墙边缘、可以打破大面积白墙产生的单调,扩大视觉空间。廊对游览起着导向作用,是园林建筑空间的引伸与延续, 使园林在时空上产生丰富的变化;廊有活跃空间的作用,廊与围墙围合不规则小空间、空间内装点竹石小品、在白墙的映衬下成为山水图画,增加园林的景致、丰富园林的空间效果;廊具有流通空间的作用:廊种类繁多、频繁出现在园林的各个部分、甚至角角落落,它沟通厅堂楼馆、沟通各个小院、将园林单元空间向各个方向扩展延伸。 沧浪亭的复廊 桥 沟通联接,分割,驻足赏景、点缀景观。 拱、平、曲。 东连廓如亭,西接南湖岛,长150米,堪称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 544:501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 今日的断桥,是1921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 2 、名人风雅 拙政园的松风水阁,是赏景听松风的佳处。《南史·陶弘景传》称陶“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潇洒高雅。梁武帝萧衍即位,每当有征伐吉凶大事情,都会派人去询问,被人称为“山中宰相”。现阁东植有 一株黑松。 这里借听松风之声渲染园景,仰慕名人风雅。 3 、禅宗公案 留园的闻木樨香轩,指的是黄庭坚闻桂花的香味而悟禅道,启迪人们生命的根本之道就如同木樨花香自然飘溢一样,自然而永恒。 《罗湖野录》曾载:“黄鲁直从晦堂和尚游时,暑退凉生,秋香满院。晦堂曰:‘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