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心学思想x.docxVIP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心学思想x.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 第三章 心学思想 第一节 王守仁 在宋明理学史上,王守仁是与朱熹并列的大思想家,他所开创的心学思 想体系,后人称之为阳明学。自16世纪20年代以降,直至明朝灭亡(1644 年)为止,阳明学形成了一股足以与朱子学相抗衡的思想风气。随着阳明学 的盛行,使得明代中晚期的学术界开始呈现出一种新的思想活力。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阳明出身于仕宦 世家,其父王华为状元,家道由此中兴。阳明年轻时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 28岁及第进士,其后在仕途上历经坎坷,特别是在正德年初,阳明由于不满 宦官干政,仗义执言而被捕人狱,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在那里,阳明经 过一番“动心忍性”的刻苦磨炼,终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 标志着其心学思想的初步形成,史称“龙场悟道”。时年37岁。在此前后, 阳明提出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重要命题,直至50岁左右,又提出了 “致良知”的命题,标志着阳明思想的最终形成。阳明一生屡建事功,生前即 被封为新建伯,享受到世袭俸禄的待遇。然而死后不久却由于政治和思想 上的种种原因,受到打压,被剥夺封号。直到隆庆年后,才恢复名誉,万历十 二年(1584),得以从祀孔庙。 阳明的主要著作为《传习录》,(本文所引《传习录》条目数字,据陈荣捷 《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后人将其著作汇编 为《王文成公全书》(共三十八卷),明隆庆二年(1568)刻本,后被收人《四部丛刊》初编。今有标点本《王阳明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一、心即理 “心即理”是阳明开创的心学思想的标志性命题,与程朱理学所信奉的 “性即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通常认为这是阳明学的第一命题。要了解阳 明思想,有必要从“心即理”说起。 我们知道,阳明年轻时,受到的是传统的儒家教育。由于科举制度与程 朱理学的结合,因而当时的年轻学子无不从研读程朱理学的课本着手,阳明 亦莫能外。他在青年时,深信朱熹的“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的说法,以为只 要通过“即物穷理”的方法,就可以把握事物之理,以此便可逐步成就圣贤。 21岁时,阳明与一位朋友一起,以庭子中的竹子为“格物”的对象,冥思苦想 地“格”了七天七夜,最终不但毫无见效,反而因此而病倒。这件事对阳明的 思想打击很大,他一时失去了信心,感到自己没有多大力量去做圣贤之事 了。表面看来,这一事件本身似无特别之处,但是事实上却蕴含着重要的象 征意义:意味着阳明开始对程朱理学的那套格物穷理之说产生了怀疑, 心一理的关系问题如何把握始终萦绕在他的心灵深处。因此直到晚年,他 与弟子谈起这一“格竹”事件,仍然记忆犹新。 阳明心中的疑团得以解开,是在“龙场悟道”之时。据《阳明年谱》的记 载,他在当时困苦的生活环境中,每天默然端坐,以求达到“静一”之境,常常 心中默念:“圣人处此,更复何道? ”终于在某一天夜里,恍然大悟,“始知圣人 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矣。”这是说:他终于在格物问题上 摆脱了朱子学的困扰。据《年谱》载,这次领悟是“大悟格物致知之旨”,然而 就其思想实质而言,这次体悟实际上是对“心即理”这一心学命题的根本自 觉。“吾性自足”四字实际上就是“心即理”的注脚,因为这里所说的“性”亦 可换作“心”。这四个字的实际涵义在于:理并不是来自于外部事物,而是 内在于人们的性(心)中。龙场以后,他开始明确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 最早的相关记录见诸阳明与其弟子徐爱的对话: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 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爱曰:“如事父之孝,交友之信,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 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 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 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 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传习录》上, 第3条) 这里徐爱提了两个问题,意思大致是一样的。问题的实质是:求“至善”只 在自己的心里求,那么对于天下众多事物之理,也就未免有所疏忽。显而易 见,在这个问题的背后隐伏着朱子学的一个基本思路。按照朱子学的理论, 事事物物皆有“定理”,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因此人们只有通过“即物穷理”的 方法,才能把握这个理。其实,关于这一点,《传习录》上卷的第2条已有记 录,阳明针对朱熹的这一观点,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