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鉴赏论文2000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唐卡鉴赏论文2000字 论藏族宗教艺术形式 唐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西藏唐卡历史流传的梳理,剖析各个时期唐卡的艺术特色、风格流派、代表人物及杰出作品来形象的论述唐卡的传承与发展的论题,只有深入的了解唐卡的发展历程才能更好的保护这一珍贵的传统文化。 在各个唐卡绘画流派中,影响较大的有三大画派:勉唐、钦则及噶赤画派。 关键词:宗教 风格流派 保护 正文 序论: 唐卡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一直深藏于神秘的青藏高原,难得一见,作为一种宗教艺术,它与藏传佛教的兴衰紧密相连。通过了解唐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了解藏传佛教及至整个藏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活动及思想方式,以反省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工作。 本论: 一.唐卡的起源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 ,即卷轴画。具体是指一种用颜料和其他工艺材料将各种图案绘制在锦缎,布帛,纸面上的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之一,常用于宣传宗教教义和装饰寺庙佛堂以及信徒积累善业,功德。其画面内容多为藏传佛教各位上师,各种教派的本尊,不同法相的佛和千姿百态的菩萨,以及藏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吉祥图案等。唐卡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以布,绢料和纸料为底进行彩绘,还有许多刺绣,织锦,缂丝甚至珍珠唐卡。唐卡画面生动,色彩艳丽,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浓郁的宗教色彩,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 据(来自:WWw.Zaidian.Com 在点网:唐卡鉴赏论文2000字)五世达赖所著《释迦摩尼佛像记.水晶宝镜》记载,颂赞干布曾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愤怒相得吉祥天母,这是第一幅唐卡。作为科学考证,这些传说恐怕不足为凭。学术界普遍认为唐卡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藏族先民创作的壁画。但真正意义上的唐卡,画芯和装裱都离不开棉、麻、丝、帛这些农业文明的成果。所以唐卡的起源应是在公元7世纪土蕃王松赞干布从雅砻迁都逻些(拉萨)之后。在这之后,西藏藏族地区,才真正进入农业文明时期。从唐卡的形式和功能来看,它与藏民族祖先的游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崇尚佛教的雪域先民的游牧生活中需要一种便于悬挂,携带,易于收藏的圣物来瞻仰,赞颂,祈祷和保佑部族家庭平安,唐卡这种宗教艺术形式无疑是最理想的载体。随着历史的推移特别是藏传佛教的兴盛,这种宗教艺术也随之兴盛。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完善,终于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具有浓郁的藏民族特色的唐卡艺术。 二.唐卡的历史 1.吐蕃时期 松赞干布定都拉萨,藏族的游牧文明开始向农业文明转化,为唐卡的创作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材料。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与松赞干布成婚,两位公主各自带去佛像和佛经。西藏文化受到中原和异域文化的冲击,与外界交流大大加强。松赞干布将佛教旨入西藏,并对之大力扶持,宗教生活的需要催生和发展了唐卡这门艺术。 吐蕃时期是唐卡艺术的幼生期,画风多样,画师们多靠模仿印度或尼泊尔的风格来创作。 2.探索发展时期 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赞普郎达玛执政之后,下令灭佛,大批佛教经典,绘画,塑像被毁。佛教在西藏销声匿迹达百年之久,唐卡艺术遭遇重创,以致今天吐蕃时期的唐卡作品几乎无迹可寻。直至公元10世纪佛教再度在西藏复兴。1042年东印度高僧阿底峡受邀到阿里托林寺弘法,阿里成为西藏佛教中心,同时印度,克什米尔艺术传入阿里,形成了克什米尔画风。这时期的唐卡绘制细腻而不繁琐,虽有线条勾勒,但线条并没有特别的突出,更多的是以不同色调来分清层次轮廓,手法质朴,拘谨,甚至有些笨拙。唐卡颜色种 类少,多以暖色的红、黄为主调,蓝、绿色配合点缀,色彩变化少,尽管是对比色,但颜色不纯,使得画面很协调、沉稳,厚重感很强。金色应用极少。 13世纪之后,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结束了吐蕃王朝崩溃后藏区长期的动荡局面。藏传佛教也进入全面繁荣的时期,佛教艺术也随之大放光彩。著名的画师层出不群,各种风格的流派大量出现,唐卡艺术进一步完善体系进入探索发展的时期。其中最著名的画派有齐岗、勉唐、钦则、噶赤。(勉唐、钦则、噶赤是西藏绘画的三大流派) 13世纪的卫藏地区,雅堆·齐乌岗巴创立了齐岗画派,该画派继承了吐蕃时期和分治时期的绘画风格,吸收了尼泊尔画风的某些特色,把忿怒神像画得身材矮小,头部硕大,腹部隆起,而人物描绘则趋于自然流畅,装饰图案缜密,笔触细腻,服饰富于变化。 14世纪末,出生在洛扎勉唐的勉拉·顿珠嘉措到日喀则地区拜朵巴·扎西杰布为师,刻苦钻研绘画,他根据《续部》编写了藏族唐卡绘画理论专著《造像画度如意宝》,并创立了勉唐画派。该画派以拉萨为中心主要流行于卫藏地区。勉拉·顿珠嘉措被誉为西藏绘画的祖师,该画派更是人才辈出,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时期(16世纪中叶)的著名画师陈嘎瓦·班丹罗追桑布活佛和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