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課程架構多元化 技術、創意無限大
創設系本身的理念就立足在多元化架構上,包括空間設計、商品設計、活動設計、平面設計等方向。
在多元化架構下,設計取向不應該只注重在點、線、面或是設計美學上;基本設計課程是為了把學生的空間、設計、思考、甚至於創意能力激發出來而開設。而課程是分別由三位老師─周義雄、張岑瑤、游元隆老師一同開設。
一同規劃兼具多元與技術培養的教學單元。
基本上,課程是依照SOP標準作業流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而這個流程是一般在做基本設計的主要過程。在這個流程上,學習時期是屬於自我審視階段,因此課程的第一階段是蒐集資料,以數位化資料為主-包括圖片、檔案、文字,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資料蒐集之後便針對課程要求製作簡報,簡報至少有三次以上,第一次為課程簡報;接著是個人發想;最後則是個人作品發表。在主題簡報過程中,老師們會適時地提供學生一些想法,有些甚至會退件再找更適當的資料來做補充。
(放上課照片)
主題簡報之後,進入草圖發想階段,老師們會提供學生一些創意發想的過程,包括對時間、空間、設計的創意發想。
創意發想是採用My Map新製圖,這是一種類似樹狀圖的圖表,是由一個主題思維進一步所產生的脈絡,在歐美國家經常被運用。
創意發想之後,便著手繪製草圖。
因應學生資歷不同─高中生、高職生、非本科系學生,老師們皆採取開放態度,形式從塗鴉到3D繪圖皆可。草稿之後進一步製作完稿圖,一樣以開放的態度,但也有一定標準的要求:平面方面要求必須達到一定程度,包括平塗、尺規計算等,一定要以完整的形式呈現;立體方面希望採用三視圖或是3D模擬圖。
完成之後進行初模,接著才是精模或細模。模型的材質不拘但希望完整呈現作品概念。經過包裝處理之後,便進行成果發表,使產品、展場、設計概念三位一體,讓學生完整體驗設計流程。
(放上課照片)
在這樣標準化的程序下,還有一張進度表,是為了讓學生有進度的概念,通過每一階段即可簽名,反之則重新再來。
傳統皮影戲激盪創新的設計能量
創設系課程獨特之處是年度都有一項大作,例如曾經製作過的─「創新皮影戲」。
創新課程的目的是想藉由不同領域來激盪出嶄新的設計能量,在陌生課題裡找尋單純設計的內涵,藉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並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以「皮影戲」為主題,主要是想傳承文化,並且藉由學生的參與過程中,讓他們對傳統文化增加新的想法;也可讓學生在這樣的課題上學習多元的設計過程。
首先,將班上分成四組,分別為課程主題的分配以及展出的分配─戲台、服務、美工、總務,以這種雙軸性分工來完成年度製作。經由這樣過程,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對於事情的看法都慢慢的趨向成熟:戲台由男孩子們到設計工坊熬夜製成,培養了責任感和向心力;戲台架好之後由女生彩繪,兼具傳統又創新。
學生們在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數位多媒體幻燈的效果,在背景方面也使用投影方式,還有包括皮影製作、特別的皮影動作姿態、捲動的布幕等創舉。
創意就在製作過程中源源不絕地產生;學生也在學習中懂得什麼是創意與整合。
(放跨頁的皮影戲活動圖片)
在簡單的戲曲表演裡,達到了多元化設計的教學目標。
稱為多元是因學生必須自己編寫劇本,除了創意之外也訓練學生對於文字的揣摩;以小組的運作模式則可互相討論學習。製作皮影戲偶方面,顛覆傳統牛皮上色的方式,而選擇了較創新的素材,學生還學到了線條白描、上色、配色技巧,這方面也連貫了基本設計主軸課程;而劇本和人物的對應也是大家同心協力討論出來的結果,所以到了最後發覺學生彙集了相當多的資訊以做最好的呈現。
此外,也特別要求學生拍攝幕後花絮,以紀錄大家勞心費力的過程,並在表演當天播放給觀眾欣賞,日後亦可成為寶貴回憶。
(放皮影戲活動照片)
技術 + 創新 + 組織倫理 聚焦式的設計力
設計本身是一種能力的呈現,它是協調式集合的而非聚焦式的。
因此,創設系在這方面特別強調基本功的訓練,在這種觀點下,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設計傳達能力,不管是電繪的還是手工的,這種能力一定要達成。第二是創意能力,創意能力分為短暫性與延續性兩種。
老師們期望學生的創意是其來有自的:
「一個絕佳的創意一定要有文化內涵,或實質上的意義,意即創意可能來自一個故事或歷史傳說。」老師如是說道。
第三點是培養學生組織和倫理的精神,也就是透過分組達成這個目標。在分組過程中會經過爭執、協調以至於和解,在這樣的運作之下,同儕間相互成長,也許有人會認為在設計系所應該鑽研於專業的設計範圍,但是如果停滯在這個理念上相對的就僵化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