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质谱分析法.ppt

  1. 1、本文档共1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把带电荷的的分子或经一定方式电离的碎片离子按照质核比(m/z)的大小排列而成的图谱。 第二节 质谱分析原理及质谱仪 基本原理(概述、流程图、理论) 质谱仪性能指标 仪器组成 正离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作用而加速,其位能为 ,加速后的动能为 : 正离子进入磁场,运动方向与磁场垂直,离子受到洛仑兹力f作用: 洛仑兹力与离子偏转的向心力相等: 例:要鉴别N2+(m/z为28.006) 和CO+(m/z为27.995)两个峰,仪器的分辨率至少是多少?在某质谱仪上测得一质谱峰中心位置为245u,峰高5%处的峰宽为0.52u,可否满足上述要求? 解:要分辨N2+和CO+,要求质谱仪分辨率至少为: 质谱仪的分辨率: 故不能满足要求。 F:电喷雾电离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ESI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APCI) 它的结构与电喷雾源不同之处在于APCI喷咀的下游放置一个针状放电电极,通过放电电极的高压放电,使空气中某些中性分子电离,产生H3O+,N2+,O2+ 和O+ 等离子 ,溶剂分子也会被电离,这些离子与分析物分子进行离子-分子反应,使分析物分子离子化,这些反应过程包括由质子转移和电荷交换产生正离子,质子脱离和电子捕获产生负离子等 主要用来分析中等极性的化合物 第三节 质谱图及其裂解规律 质谱图 质谱峰类型及裂解规律 影响质谱峰裂解的因素 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断裂规律和断裂图象 分子离子峰有如下特点: 1.分子离子是奇电子离子 ——分子离子是样品分子(所有电子都成对)失去一个电子而产生的,所以是一个自由基离子,其中有一个未成对的孤电子,离子中电子的总数是奇数,因此分子离子的表示为 。 2.分子离子正电荷的位置—— ??? ●如果分子中有杂原子,则其中未成键的n电子对较易失去一个电子而带正电荷。所以正电荷在杂原子上; ●如果分子无杂原子,但有π键,则π电子对较易失去一个电子,所以正电荷在π键上; ●如果分子中既无杂原子,也无π键,则正电荷一般在分支的碳原子上; ●对于复杂分子,电荷位置不易确定的,则“ ”表示。 3.分子离子是分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得到的离子,所以其 数值等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是所有离子峰中 最大的(除了同位素离子峰外),所以若质谱图中如有分子离子峰出现,必位于谱图的最右边,这在谱图解析中具有特殊意义。同时分子离子必然符合“氮律”。 4.质谱中,分子离子峰的强度和化合物的结构关系极大,它取决于分子离子与其裂解后所产生离子的相对稳定性。一般规律是,化合物链越长,分子离子峰越弱,酸类、醇类及高分支链的烃类分子,分子离子峰较弱甚至不出现。共轭双键或环状结构的分子,分子离子峰较强。一般顺序为:芳环>共轭烯>烯>环状化合物>酮>不分支烃>醚>酯>胺>酸>醇>高分支烃。 在离子断裂过程中,如果一个键断开时的一对电子同时转移到同一个碎片上,这种断裂叫“异裂”,用一个完整的箭号“ ”表示一对电子的转移; 如果一个键断开时的一对电子分别转移到所断裂的两个碎片上,这种断裂叫“均裂”,用两条不同方向的鱼钩状半箭号“ ”表示两个电子的不同转移方向。 : 常见的裂解类型 (一)、 σ断裂 如果化合物分子中具有σ键,如烃类化合物,则会发生σ键断裂。σ键断裂需要的能量大,当化合物中没有π电子和n电子时,σ键的断裂才可能成为主要的断裂方式。断裂后形成的产物越稳定,这样的断裂就越容易进行,阳碳离子的稳定性顺序为叔仲伯,因此,碳氢化合物最容易在分支处发生键的断裂。并且,失去最大烷基的断裂最容易进行。 27.0 22.7 29.0 42.5 39.0 14.8 41.0 72.5 42.0 42.4 43.0 80.9 55.0 12.1 56.0 70.5 57.0 100.0 71.0 11.0 84.0 3.2 86.0 10.0 诱导断裂是由正电荷诱导、吸引一对电子而发生的断裂,其结果是正电荷的转移。诱导断裂常用i来表示。双箭头表示双电子转移。 正电荷引发的断裂(诱导断裂或i断裂 ①、一般情况下,电负性强的元素诱导力也强。在有些情况下,诱导断裂和α断裂同时存在,由于i断裂需要电荷转移,因此,i断裂不如α断裂容易进行。表现在质谱中,相应α断裂的离子峰强,i断裂产生的离子峰较弱。例如乙醚的断裂 正电荷引发的断裂(诱导断裂或i断裂) ②诱导断裂的能力随杂原子电负性的增强而增强:X>O、S>>N>C(X为Cl、Br、I)。 一些饱和烃的偶电子离子,也发生 断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