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道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家与中国传统文化 引言 道家是中国本土思想史上最深刻的智慧。也是世界哲学的宝贵遗产。 中国科学史的研究者李约瑟: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大树,如果没有道家,就等于这棵大树烂了根。 今天世界上,中国传统哲学中,老庄被翻译到国外是最多的。(《老子》被翻译成30多种外文,共计400多版本) 在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儒家起主导,而在中国人心理层面则是道家思想主导。 老子传奇 老子者,楚县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姓李氏,名耳,字 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汉代《列仙传》记载了和史记类似的故事 “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知有异人来,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老子也知其奇,为著《道德经》五千言,老子至流沙之西,服具盛食,莫知其所终。” 在两晋时期道家人士杜撰了一部《老子化胡经》,说老子去印度,传教最终有了佛教。 司马迁认为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岁并认为在他去世160年,周室官吏聃,是老子在世。 老子传奇 1、子中之子 中国古代先贤有德、有智者多以子称之(子有老先生之意)。例如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 老子本姓李,不称李子,称老子就在于它是子中之子。老子从思想到形象皆如成精一样。 中国儒家孔子被作为先贤敬仰,被后人祭祀一直是人的形象而非神 (孔子在汉代非常短的一段时间被神话,成为青帝之子(主管北方神的儿子)(中国文化第一人) 老子则被后世看成了神(东汉末被称为太上老君) 中国道教三清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人化的神仙 唐朝太上玄元皇帝。(神与皇帝称号集一身) 2、孔子求教、老子化胡 《传闻》、《史记》记载孔子向老子请教(电影《孔子》也描述了这一情节),老子给孔子讲了3天3夜,孔子回到家中一言不发,学生问孔子,孔子讲:“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乎?” 中国古代对于居住中原之外民族称为胡,老子化胡,说的就是老子骑青牛西行出关教化胡人的故事。(老子出函谷关,到印度去,教化释迦摩尼,创立佛教,培养佛教信徒)---两晋到唐一直在延续的老子化胡之争(佛、道之争) 3、世界级大哲学家(黑格尔评价孔老) 黑格尔在《哲学是讲演录》中第一册中,介绍东方哲学,高度评价老子: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做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道德经》最受世界崇仰。 老子留下的著作今天被称为《道德经》,1972年长沙马王堆出土汉墓帛书《老子》,帛书分《德》《道》两篇,的在前,韩非子解读《老子》也分《解老》《解德》两篇 因此,也可称《德道经》 战国以来,解读《老子》著作有千百家之巨。 所有为《老子》做注的人中最有名的是河上公,河上公可谓是历史上真正的隐士,其为老子作注的《河上公章句》成书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但是其姓名生地无人能知。《神仙传》载:“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 东汉,被称为张天师的张灵创建了道教,他把《老子》改名为《道德经》,作为道教典籍。 老子成了神:太清道德天尊 太清道德天尊 《老子》在后世得到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等皇帝的赞赏。唐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将《道德经》作为科举取士的必读书。清康熙将此书列为百官必读书目。 老子智慧 1、军事智慧 从古到今都有人把《老子》当做兵书来用。 唐大将王真:《老子》五千言,句句谈兵 《老子》书中有很多军事智慧。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 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孙子兵法》 (不冷静,很容易做出错误判断。战败、国破家亡) (1)老子:“善战者不怒”(刘备、陆逊、司马懿) 三国时期,刘备为关羽报仇,帅军队攻打东吴,破坏了诸葛亮经营的孙刘联盟,同时怒而兴师范兵家大忌,东吴主帅陆逊不主动出战、也不主动迎敌,采取坚守消耗敌军策略,抓住刘备密林扎寨连营的失误,火烧连营。刘备白帝城托孤。 诸葛亮与司马懿PK.蜀国实力弱小打不起持久战,诸葛亮急于结束战事,用各种方法激怒司马懿要他出战(给司马懿送女人衣服和胭脂以及信一封)。司马懿不为所动。最终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 (2)将欲歙(xi)之,必固张之(打渔、勾践、胡宗南) 老子:“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想封闭它,先让他张扬一下,想削弱他,先让他强盛一下,想要从他那里拿走东西,先要给他点好处。 日常中,渔夫打鱼先把网张开,等鱼进网再把网闭合住。 (3)兵者不祥之器——反战的老子 老子思想中有反战的思想。体现中华民族的好生之德。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大军驻扎处必然变成荒野,大战之后,必然有荒年)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老子认为,战争不是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