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产业与水美街发展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木雕產業與水美街發展探討 特色產業商店街的發展與地方產業息息相關 ,因此 ,本章將回顧三義木雕產業的發 展歷程 ,剖析水美街的發展與地方產業發展變遷之關係 。 第一節 三義木雕業發展歷程 3- 1 一 、50 年中期至 60 年中期 :外銷時期 (工廠大量生產 ) 此時期以 日本與美國的外銷訂單為主 ,民國 50 年代開始 ,政府積極 發展手工業 ,其中三義被選定為人 、獸 、木雕刻生產區 ,和其他地方性手 工業產業在民國 50 年代至民國 60 年代 ,為國家增取鉅額的外匯淨收益 。 民國 55 年至民國 63 年是三義木雕最顛峰 、生意最好的時期 。由於先 前的大力對外宣傳 ,且此時日本觀光客大量來台 ,發現三義木雕物美價 廉 ,於是親自前來採購或經由台北代理商大量的訂購 ,木雕生意蒸蒸日 上 。尤其在民國 63 年時 ,正值日本東京舉行萬國博覽會 ,大量向三義訂 購木雕產品 ,此時三義宛若一不夜城 。 因國外對雕刻藝品的大量需求 ,使得雕刻店如雨後春筍般的從火車站 到中正路的兩旁 ,當時中正路也是三義地區的主要街道 。李聲富 (1997) 在一項非正式的調查指出 :全鄉有 80%的人或正業或副業投入此一生產行 列 。在這個時期 ,木雕技藝的傳承甚至也成為學校教學的一部份 。 由於此時期三義木雕業的興盛 ,也吸引了許多外地人到本鄉學習雕刻 技術 ,三義木雕生產專業區於此時期形成 。 表 3-1-1 三義鄉 50-60 年代雕刻店家與總電話數統計表 年代 電話總數 雕刻電話數 所佔比例 58 96 30 0.3125 62 246 115 0.4675 65 320 138 0.4313 資料來源 :李聲富 ,三義木雕產業的時空變遷 ,2000 3-1 資料來源參考李聲富 (1997)三義木雕產業結構的時空研究 ,本研究另歸納 80 年中 期至 90 年初期為木雕產業轉型時期 3- 1 根據表 3-1-1得知木雕店家在短短幾年內由少至多 ,在經濟基礎上幾 乎屬於三義鄉的基礎部門 。而此時雕刻店家的分佈 ,主要集中在廣勝村和 雙湖村 ,而三義的發展也是由此二區開始發展 ,也就是說此時期三義木雕 業的分佈與地方發展的脈絡是一致的 。 火車站 水 木雕產業聚集 省公路 、線道 路 鐵路 雙草湖 水 美 中正路 中華工程公司 雙連潭 街 圖 3-1-1 66 年木雕產業聚集區位圖 資料來源 :李聲富 (三義木雕產業的時空變遷 ,2000)、 本研究整理 3- 2 二 、60 年中期至 70 年中期 :國內市場開發時期 (藝品銷售專賣店 ) 由於三義木雕是以外銷市場,故三義木雕產業的興衰和國際情勢有密 切的關係 。三義木雕產業在民國 60 年代初期經歷高峰期後 ,於民國 60 年 代後半部入下坡階段 ,根據實察的瞭解 ,殘存的商家很多都呈現半歇業的 狀態 。只有一些如百吉行 、東興行等老字號的商家能夠維持下去 。 這個時期 ,國際面臨石油能源危機 ,三義木雕外銷市場的景氣也受到 影響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