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抗原提呈 抗原蛋白分子在酶的作用下降解成适合于MHC分子结合的肽的过程称为抗原加工,而MHC分子将抗原肽展示于细胞表面以供T细胞识别的过程称抗原递呈。 一、树突状细胞及其他抗原提呈细胞(第7章第4节,106页) 是指能捕捉、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专职:树突状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B细胞。 兼职: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激活的T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 (一)生物学特征 DC形态特征 DC的来源、分化与成熟 DC主要有两种来源,即髓系(DC1)和淋巴系(DC2)。 髓系DC由髓样干细胞和单核细胞发育而成 淋巴系DC由淋巴样干细胞发育而成 特点:在不同发育阶段同时伴随细胞表面标志和功能改变。影响DC发育的因素:细胞因子作用,DC自身所表达的黏附分子,DC所处局部环境,抗原作用等。 (二)DC的迁移及功能特征 DC迁移的机制: 各种趋化因子作用 DC迁移的过程:造血组织 外周非淋巴组织 淋巴结 功能特征: DC在不同阶段捕捉加工抗原和提呈抗原的功能也发生改变 骨髓DC前体 血流 非淋巴组织 分化 非成熟DC 定居 上皮组织、胃肠道、生殖道和 泌尿管道、气道以及实质脏器的间质 具有很强的摄取、处理和加工 抗原的能力,但提呈抗原能力弱 细胞因子和抗原刺激下 DC成熟并迁移进入局部淋巴结 摄取、处理和加工抗原的能力变弱 ,但提呈抗原能力逐渐增强 (三)DC的分类与分布 1、淋巴样组织中的DC: 1)滤泡DC:分布于淋巴结浅皮质区淋巴滤泡内 2)并指状DC:分布于淋巴组织胸腺依赖区和次级淋巴组织中 3)胸腺DC:胸腺皮质与髓质交界处 2、非淋巴样组织DC: 1)朗格汉斯细胞:分布于表皮和胃肠上皮 2)间质细胞:内脏实质器官间质毛细管附近(哨兵细胞) 3)循环的DC:分布于全身淋巴管 DC的共同特征 1、形态上呈树突样; 2、特征:高表达MHC II、MHC I、多种辅助分子(CD80、CD86、CD40、ICAM-1)与受体; 3、能摄取和处理抗原,抗原提呈效率高 (四)DC的生物学功能 1、抗原提呈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吞饮功能;吞噬作用。 2、参与T、B细胞的发育、分化和激活 提供T细胞激活的协同刺激信号,释放可溶性因子等途径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免疫调节作用 DC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功能的调节;分泌多种趋化因子,介导其他免疫细胞的趋化作用。 4、诱导免疫耐受 胸腺DC参与T细胞阴性选择。 二、抗原提呈的途径(第10章第2节,151页) 溶酶体提呈途径( 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 胞质溶胶提呈途径(内源性抗原) 溶酶体提呈途径( 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 抗原: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 呈递分子:MHC-II 加工区:endosome 结合区:MHC-II类小室(MIIC) 抗原物质→APC吞噬(胞饮) →形成吞噬体+溶酶体→吞噬溶酶体(内体,含40余种酶) →蛋白抗原被水解→肽段 (一)抗原的摄取 单核-巨噬细胞、DC对抗原的摄取 吞饮作用 吞噬作用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B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非特异性胞饮 抗原特异性受体介导 (二)抗原的处理与加工 1.抗原在抗原提呈细胞中被降解成抗原肽分子 2、抗原肽-MHC-II类分子形成与转运 Ia相关的不变链(Ii链): II类结合相关的不变链肽段(CLIP) 与?、?链形成9聚体 经高尔基体外侧网络进入内体 Ii链在内体中降解、MHC II 类分子荷肽 9聚体 Ii 链的功能 防止MHC II类分子在转运过程中被降解 CLIP与MHC II 类分子沟槽状部位结合 外源性抗原递呈 胞吐空泡(exocytic vesicles) 表达于APC表面 供CD4+T细胞识别 胞质溶胶提呈途径(内源性抗原) 抗原:细胞内合成的抗原 呈递分子:MHC-I 加工区:Proteosome 结合区:内质网(ER) 1. 内源性抗原肽产生 内源性抗原在蛋白酶体中降解:8-12 氨基酸 大小的多肽片断 内源性抗原肽进入内质网: TAP依赖机制、非TAP依赖机制 抗原加工相关转运蛋白(TAP) 2. 内源性抗原肽的转运 TAP结构示意图 3. MHC I类分子荷肽 I类分子与伴随蛋白结合: 与内源性抗原肽结合 进入高尔基体经糖化修饰 胞吐空泡至表面,供CD8+T细胞识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石灰生产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资料.docx VIP
- 船体装配工培训.pptx
-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书面表达及范文.ppt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x
-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答案).docx VIP
- 《审计基础》课程标准.pdf
- 2024-2025学年度南京市鼓楼区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真题模拟检测.docx
- 餐饮服务员岗位培训.pptx
- 寒假放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pptx VIP
- 沪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hip 语法 Grammar 特殊疑问句(含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