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Slide ? 贝特类能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并能增加LDL的颗粒平均体积。同时还能升高HDL-胆固醇水平,从而增加胆固醇的逆转运。 Fibrate mechanism of action Main trials among diabetics: lipid-lowering agents / Fibrates 针对特定的高危患者群,使他汀应用范围更广泛 – ACS,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 不仅仅与安慰剂对照 – 与常规治疗或活性药物对照 早期研究与安慰剂相比,证实他汀可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1994 4S 1995 WOSCOPS 1996 CARE 1998 AFCAPS/TexCAPSLIPID 2001 MIRACL 2002 HPSPROSPERALLHAT LLT 2003 ASCOT-LLA 2004 PROVE ITALLIANCECARDSA to Z 2005 TNTIDEAL 在已接受现代治疗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证实了更积极的他汀治疗能进一步获益 2006 SPARCL 证实了他汀在卒中二级预防的作用 他汀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地位,逐渐得到肯定——14年坚持探索的循证历程 * * 贝特类的作用机理 贝特类 ?胆固醇 逆向转运 ? LDL 颗粒大小 ? HDL 合成 ? 炎症 ? 甘油三酯 * * 鱼油类(Fish Oils) 代 表 药 物 药 物 名 别名 常 规 剂 量 多烯康胶丸 1.8g/次,3次/d 脉乐康 0.45g—0.9g/次,3次/d 鱼油烯康 4粒/次,3次/d 鱼油,又称ω-3脂肪酸、多烯脂肪酸,主要含二十碳戊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已烯酸(DHA),以海鱼油中含量最为丰富。 * * 脂质抗氧化剂- 普罗布考(Probucol) 【机制】 促进LDL-C的分解和胆酸的排泄,抑制CH和ApoAI合成,使TC降低,对TG作用不大。 【常用剂量】 0.5g bid 【副反应】恶心、腹痛、腹泻,少见的有多汗、头痛、头晕,偶见转氨酶、肌酸激酶、尿素氮升高。 * * 【天然药物类】 燕麦片 荞麦片 山楂丸 亚油酸 橡胶种子油 蚕蛹油 月见草油 藻酸双酯钠 绞股兰总甙片 * * 开始药物治疗时 血脂、安全性检查(肌酶、肝酶等) 达标、安全 未达标 6-12月复查 调整剂量———— 达标、安全 4~8周复查 ———— 6-12月复查 降脂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监测 * * 血脂异常治疗的其他措施 外科手术:如回肠末端切除术、门腔静脉分流吻合术 基因治疗技术尚不成熟 透析疗法(“洗血”)仅用于极个别的对他汀类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或罕见的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 * 复习思考题 1.血脂在何水平可应用调脂药物? 2.常用调脂药物有哪几类?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 3.常见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有哪些? * * Thanks for Attention * * * * 脂蛋白的代谢 * * * TG由三个脂肪酸分子和一个甘油分子通过酯化作用形成。 Ch具有4个碳氢环结构和1个8碳的侧链。 * Note 1 * 脂蛋白呈球形颗粒状结构,核心是疏水性的脂质,表层有亲水性的蛋白质、游离胆固醇和磷脂等成分构成。 ApoA、B、C、D、E 由于氨基酸的差异,每一型又可分为若干亚型。 * * HDL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这一过程称作胆固醇逆转运。 * 原发性:由于遗传缺陷所致者。又称为原发性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非家族性者称为散发性血脂异常症。 继发性: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称为继发性血脂异常症。糖尿病、甲减、肾病综合征、接受透析的肾衰病人、Cushing 综合征、肥胖、慢性乙醇中毒、雌激素治疗、肝胆胰疾病等。 * 真皮内有大量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又称黄色瘤细胞。 * 泡沫细胞是AS斑块内出现的特征性病理细胞,主要来源于血液单核细胞与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 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早期,单核细胞通过内皮间隙,在内膜下分化为巨噬细胞,后者通过A型清道受体吞噬大量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导致细胞内脂质堆积,形成泡沫细胞。越来越多的泡沫细胞堆积在一起形成脂质条纹乃至脂质斑块。 * 在动脉内膜上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 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 从临床的角度来看,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稳定型即纤维帽较厚而脂质池较小的斑块;而另一类是不稳定型(又称为易损型)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