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导体的发热电动力及常用计算公式;主要内容;一、概述;2、导体正常工作产生损耗:
(1)电阻损耗;
(2)涡流和磁滞损耗;
(3)绝缘材料介质损耗
3、发热对电器不良影响:
(1)机械强度下降;
(2)接触电阻增加;
(3)绝缘性能降低。
; 导体正常最高工作温度不应超过+70摄氏度,
通过短路电流上硬铝和铝锰合金可取200摄氏度,硬铜可取300摄氏度。;1、导体的电阻损耗的热量QR
式中:
;集肤系数;二、导体的发热;1、对流:由气体各部分相对位移将热量带走的过程。
关键求:换热系数ac
和单位长度换热面积Fc
;三、热量的传递过程;b、二条导体
c、三条导体
;三、热量的传递过程;
e、圆管导体
(2)强迫对流换热 (一般指屋外配电装置中的管型导体);2、辐射:热量从高温物体,以热射线方式传至低温物体的传播过程。
(1)辐射系数
(2)辐射换热面积
单条矩形Ff=2(A1+A2);三、热量的传递过程;;4.2 导体的长期发热;一、导体长期发热的特点;二、导体的温升过程;根据公式: 得:
故导体的载流量为:
考虑日照,对于屋外导体:
提高载流量的措施:
(1)减小导体电阻 :a、减小接触电阻;b、增加导体截面;c、减小电阻率,即采用电阻率小的金属如:铜
(2)增加导体散热面积(F):槽型、矩形的散热面积较大,35KV及以下多采用,大电流母线多采用双槽型。
(3)增加导体散热系数(a): a、强迫冷却(风冷或水冷);b、合理布置导体;c、表面涂漆(屋内:A B C相:黄绿红)。;4.3 导体的短时发热;引言;一、导体短路时发热过程;一、导体短路时发热过程;一、导体短路时发热过程;二、短路电流热效应Qk的计算;二、短路电流热效应Qk的计算;二、短路电流热效应Qk的计算;二、短路电流热效应Qk的计算;非周期分量等效时间的查询:;[例];解;4.4 导体短路的电动力计算;一、计算电动力的方法;2、两根平行导体间的电动力计算
导体2全长在dL1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化简得:
;由于:
则长度为L的导体上所受的电动力为:; 3、不同形状导体间的电动力计算
不同形状导体的形状系数:
;二、三相导体短路的电动力;(2)作用在外边相(A或C相)的电动力;(2)作用在外边相
(A或C相)的电动力
FA的四个分量:
a、不衰减的固定分量
b、按时间常数衰减
的非周期分量
c、按时间常数衰减
的工频分量
d、不衰减的两倍
工频分量
e、合力
;2、最大电动力
A相最大电动力:
B相最大电动力:
最大电动力:;3、导体振动的动态应力
导体的固有频率:
;最大电动力修正:
为避免导体共振应使其固有频率
在下述范围之外:范围之外β=1
;4.6 可靠性计算公式;一、可靠性的概念及指标; 2. 可靠性指标
衡量产品可靠性的指标很多,各指标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有四个,即:
可靠度R (t)、
不可靠度(或称故障概率)F (t)、
故障密度函数f (t)
故障率λ(t)。 ; (1)可靠度R (t)
把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定义为产品的“可靠度”。用R (t)表示:
R (t) = P (T>t)
其中P (T>t)就是产品使用时间T大于规定时间t的概率。 ; 若受试验的样品数是N0个,到t时刻未失效的有N s (t)个;失效的有N f (t)个。则没有失效的概率估计值,即可靠度的估计值为
; 如果仍假定t为规定的工作时间,T为产品故障前的时间,则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丧失规定的功能(即发生故障)的概率定义为不可靠度(或称为故障概率),用F(t)表示:
F (t) = P (T≤t);同样,不可靠度的估计值为:
;由于故障和不故障这两个事件是对立的,所以
R (t) + F (t) =1
当N0足够大时,就可以把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同时可见可靠度是时间t的函数。因此R (t)亦称为可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期(玻璃原料与配料工艺1).pptx
- 门诊部缩短就诊等候时间PDCA案例.pptx
- 光模块简介(详细)分解.pptx
- 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pptx
- 量子纠缠课程教学课件.pptx
- 净化车间管理制度.pptx
- 热工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x
- 服务就诊流程图-唐山工人医院.pptx
-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丁).pptx
- 各种皮试液的配制,各种注射法.ppt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