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章内容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 妊娠滋养层细胞疾病 卵巢肿瘤 乳腺癌 前列腺增生症 一、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 ㈠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概述 CIN分级及判断标准 CIN转归 1.概述 概念:子宫颈上皮异型增生至原位癌这一系列 癌前病变的连续过程 病因:同宫颈癌 临床:多无自觉症状;部分白带↑、接触性出血 宫颈检查:肉眼观无特殊改变;重者可有糜烂 碘液染色:正常呈蓝色,病变区不着色 醋酸染色:病变区呈白色斑片状 附: 宫颈CIN取材 在碘液染色或阴道镜检查之下,选择鳞柱交界处按3、6、9、12点处取4点活检。不能太浅,所取组织包含有上皮和间质。 2. CIN分级及判断标准 CIN Ⅰ级 异型细胞局限于上皮层的下1/3 CIN Ⅱ级 异型细胞占上皮层的下1/3~2/3 CIN Ⅲ级( 重度异型增生和原位癌) 异型细胞超过全层的2/3~全层 ㈢ 未治CIN转归 ㈣ 宫颈CIN处理原则 CIN Ⅰ级:按炎症处理 CIN Ⅱ级:冷冻、激光、锥切、子宫颈电环切除术 CIN Ⅲ级:若年轻需要生育者可锥切、子宫颈电环 切除术,应定期复查 小结 CIN:子宫颈上皮异型增生至原位癌这一系列癌前 病变的连续过程 好发部位:子宫颈外口移行带区 CIN Ⅲ级:重度异型增生和原位癌 异型细胞超过全层的2/3~全层 早期浸润癌区别于原位癌,在于其已突破基底膜, 累及深度基底膜下5mm ㈡ 子宫颈癌Carcinoma of the Cervical 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 世界(国内)新发病例46.6万/年(13.15万/年) 死亡率:世界每年29万,其中我国3万 好发于40~60岁(平均54岁),有逐步年轻化趋势 子宫颈癌 病因 病理变化 肿瘤扩散 临床分期 临床病理联系 ⒈ 病因 早婚、多产、宫颈裂伤和局部卫生不良 流行病学:性生活过早、紊乱是最主要原因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 HPV-16、18、31、33 高风险性亚型 其它:吸烟和免疫缺陷;HIV感染 2. 病理变化 好发部位:子宫颈外口移行带区(与CIN相同) 肉眼类型(生长方式和外观形态) 糜烂型 外生菜花型 内生浸润型 溃疡型 2.病理变化 组织学类型 鳞状细胞癌 最常见 80% 腺癌 15% 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预后较差 腺鳞癌、神经内分泌癌 5% 鳞状细胞癌 来源:CIN→浸润癌 组织学起源 宫颈鳞柱上皮交界处(移行带) 多数 宫颈内膜化生的鳞状上皮 少数 病变进展过程分为: 早期浸润癌: 累及深度<基底膜下5 mm,无转移 浸润癌: 累及深度>基底膜下5 mm 组织学分型:角化型和非角化型 3.肿瘤扩散 直接蔓延 向上:侵犯宫体 向下: 侵犯阴道 两侧:侵犯盆壁 向前:侵犯膀胱 向后:侵犯直肠 转移 淋巴道:最常见、最重要 血道: 晚期,肺、骨、肝 0 期:原位癌 Ⅰ期:局限于宫颈 Ⅱ期 侵犯阴道,未累及下1/3 侵犯宫旁,未累及盆腔壁 Ⅲ期 癌扩展至阴道的下1/3 癌扩展至盆腔壁 Ⅳ期:越过骨盆,或累及膀胱/直肠,或已转移 5. 临床病理联系 早期:无症状,普查和脱落细胞学 晚期 继发改变 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 异常阴道分泌物 侵袭 浸润盆腔神经:下腹部、腰骶部疼痛 直接蔓延: 子宫膀胱瘘或子宫直肠瘘 子宫颈癌小结 病因: 与HPV-16、18、31、33密切相关 好发部位: 宫颈外口移行带(鳞柱上皮交界处) 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 早期浸润癌(浸润深度<基底膜下5mm) 浸润癌 (浸润深度>基底膜下5mm ) 直接蔓延: 向上:侵犯宫体;向下: 侵犯阴道;两侧:侵犯盆壁 向前:侵犯膀胱;向后:侵犯直肠 二、妊娠滋养层细胞疾病 正常的绒毛结构 葡萄胎(水泡状胎块) 侵袭性葡萄胎 绒毛膜癌(绒癌) ㈠ 正常的绒毛结构 胎盘绒毛 ㈠ 正常的绒毛结构 ㈠ 正常的绒毛结构 ㈡ 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完全性葡萄胎 胎盘绒毛:全部为水肿绒毛 单倍体精子与空卵(无原核卵C)受精,男性遗传 染色体核型: 85% 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