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抵押物转让的法律效力——以《物权法》第191条的法律适用为中心民商法专业论文.docxVIP

论抵押物转让的法律效力——以《物权法》第191条的法律适用为中心民商法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市场经济社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现行《物权法》也以“物尽其用”为目 标。大多数国家法律规定,不仅可以在物上设定抵押以进行担保,甚至可在该抵押物上 再设立用益物权或直接将抵押物进行转让。然而,抵押物的转让会涉及到抵押人处分权、 抵押权人的抵押权与受让人的所有权,所以,在设计抵押物转让制度、在解决抵押物转 让法律纠纷时,应当考虑到三者间的利益平衡。虽然我国法律对此做了具体规定,尤其 是现行《物权法》第 191 条,但司法实践中的问题纠纷不断,甚至对法条的理解产生争 议。于是,在物权法司法解释出台前,笔者就以实定法为依据,对《物权法》第 191 条 进行理论解析,以解决法律适用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分为四部分,以提出问题-整合法 律规定-分析法律含义-解决问题为思路。 第一部分,提出案例,引出问题,众学者、法官对抵押物转让行为的效力存在争议, 实际上是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产生争议。所以,要解决抵押物转让的效力问题就要看我国 关于抵押物转让规则的规定,尤其是如何理解与适用现行法《物权法》第 191 条的规定。 第二部分,阐释了我国抵押物转让制度的历史沿革。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 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法通则意见》)、《担保法》 及其司法解释到《物权法》,大抵都有抵押物转让的规定,笔者根据相关法条对其具体 内容进行了解释分析。 第三部分,此部分是本文着重论述的部分,主要是对《物权法》第 191 条进行了理 论评析,以便于法律适用。从抵押人的处分权、抵押权的追及力、抵押物转让价款的物 上代位、受让人的涤除权、动产抵押的适用等五个方面一一进行了分析,最后小结得出 自己对《物权法》第 191 条的理解。 第四部分,本部分主要是对第一部分的案例引出的问题作了解答,提出自己的案例 处理意见。 关键词:抵押人处分权;抵押权追及力;转让价款物上代位;涤除权;动产抵押 1 A Abstract the the transfer price, the assignee?s polyester ex-rights and chattel mortgage .Finally concludes the summary about her own understanding of “Jus rerem Section 191. The fourth part , this section mainly answers the question introduced by the case in the first part , and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er own opinions for handling the case . 1 1 Market economy society is aimed at seeking profit maximization, and the target of the current “Jus rerem is the best use . Most countries? laws provide, property not only can be set mortgage to guarantee debt, even can sequentially be set usufructuary or directly be transferred to the third party. However, the transfer of the collateral relate to mortgagor?s right of disposing, mortgagee?s right to mortgage and transferee?s ownership .Therefore , when we design the system of collateral transfer and resolve legal disputes of the collateral transfer , we should take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among the three party into account. Although our laws have made specific provisions , especially the current “Jus rerem Section 191 , the disputes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continue , or even controversy about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bars

文档评论(0)

jianzhongda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