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核医学绪论第8版.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 (radioimmunoassay, RIA) 在体外测定从人体内采取的血、尿、组织液等样品内超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检测的高灵敏度结合免疫学反应的高特异性, 以抗体为结合剂,标记抗原,探测待测物上的标记信号,方法灵敏(10-12-10-18 g )、简便,革新了医学早期诊断 1977年获诺贝尔医学奖。 Dr. Yalow 各种核医学体外检查分析仪 放射免疫分析仪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 治疗核医学 通过高度靶向性聚集在病变部位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志物所发射出的射程很短的核射线,对病变进行内照射治疗。 最常用的是: NA131I 治疗甲亢和甲癌 89Sr 、153Sm-EDTMP 治疗骨转移 核医学功能成像原理与其他影像技术的比较 核医学显像 以核素示踪技术为基础,以放射性浓度为重建变量,以组织吸收功能的差乃为诊断依据。不仅显示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学结构,主要显示脏器或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和受体密度。 (超声检查、CT、MRI) 正常 右侧额、顶叶缺血 左侧脑梗死 正常 右侧额、顶叶缺血 左侧脑梗死 脑血流灌注显像 99mTc-DTPA肾血流灌注正常影像 99mTc-DTPA肾功能动态正常影像 淋巴瘤患者的18F-FDG代谢显像 PET 11C-raclopride脑多巴胺D2受体显像 PET 11C-raclopride脑多巴胺D2受体显像 超声成像 得用声纳原理,通过探测回波信号直接成像 人体不同组织、正常和异常组织回波信号(声阻)不同成像,对疾病作出诊断。 C:颈部超声见左甲状腺区低回声结节。D:超声引导下穿刺证实乳头状癌。 X-CT成像 以测定人体的吸收系数为基础,以衰减系数为重建变量,通过计算机处理重建成像。以物理密度差异为诊断依据,成像分辨力高。 MRI 是利用人体中水的氢质子在磁场中经共振吸收后的弛豫过程而形成的多参数重建成像。反映了受检体的氢质子密度。由于人体正常和病变组织或器官的质子密度分布图不同为诊断依据。对软组织的区分能力强。 上述三种成像技术以解剖结构为基础的成像,图像清晰。 然而随着CT和MRI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动态CT、螺旋CT、MRS等,可以显示血流动力学、分子微观运动、生理、功能、代谢变化和化合物定量分析等。 图像融合已成现实。 核医学发展历史和现状 一.放射性的发现和用于疾病治疗 1895年Roentgen 发现X射线 1896年贝克勒尔(Bccquerel)发现铀(238U)的天然放射性。 1898年玛丽·居里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发现了镭(88号元素)。此后又发现了钚(Pu)和钍(Th)等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居里和贝克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二.人造方法生产放射性核素 法国放射化学家弗雷德利克·约里奥(Frederic Joliot, 1900-1959)和他的妻子艾琳·居里(Irene Curie, 1897-1956,即玛丽·居里的女儿)用α粒子照射铝元素生成半衰期只有两分钟的放射性磷-30。 同年美国科学家费米(Fermi)用中子源照射靶物质生产出多种放射性核素。 二.人造方法生产放射性核素 1930年回旋加速器问世,实行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生产。 1939年Hamiton、Soley和Evans首次用131I诊断甲状腺疾病,为治疗核医学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开了先河。 1942年核反应堆建成,人造放射性核素品种更多。 三.核医学仪器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闪烁扫描机、肾图仪、甲功仪 20世纪60年代:r照相机 20世纪70年代:SPECT PET ------ SPECT/CT PET/CT PET/MRI等 核医学发展简史 萌 芽 阶 段 (1895-1935) 初 创 阶 段 (1936-1942) 初具规模阶段(1946-1960) 迅速发展阶段(1961-1975) 现代核医学 (1976-至今) 1. 萌芽阶段 1895 Roentgen 发现X射线 1896 Becquerl 发现铀盐中的γ射线 1898 Curie等 分离出钋、镭,命名了α、 β、γ射线 1901 Roentgen等 建立用X线、γ线治疗癌症的理论 1923 Hevesy 首次用 212 铅研究其对植物体内的吸收与迁移作用,示踪法的开创 2. 初创阶段 1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