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w为梁启超-公开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康有为 梁启超 剪不断理还乱 的 师生情缘 康梁的评析 服设二班第二小组 师者—康有为 个人小简介—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长素、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信奉孔子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等。 历史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饱经沧桑,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已经不再是马可波罗所形容的天朝上国。洋务运动并没有改变落后的中国,顽固派,洋务派的争端持续中国日渐衰退,社会制度的弊端依然是其根本的失败原因。社会矛盾尖锐,百姓依然贫穷。 个别事件—早年(19岁)师从朱次琦,致学宋明理学并渐弃理学—22岁离开,并到西樵山白云洞研究经世致用之学,并于同年游香港期间,对西方文明大开眼界。—1882年,25岁的康有为进京赶考,途经租界上海,更让他看到了西方治理的另一番繁华,那一年决定他“尽弃中学,大讲西学”!转变从这里开始! 谦谦学子-梁启超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 少年梁启超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天才,四五岁就读完了《四书》《诗经》;6岁在父亲教导下五经卒业,除经学外,还读《史记》、《汉书》、《纲鉴易知录》、《古文辞类纂》等;9岁能做千言的文章;12岁便中秀才。这一段的学习,不仅给梁启超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国学基础,也是他后来能够对传统国学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变革的先决条件. - 中秀才后,梁家不惜血本,送他到广州深造。15岁时,梁进入当时广东省最高学府学海堂学习。这一年,他还是菊坡精舍、粤秀、粤华书院的院外生。 广州五大书院,梁同时就读四院,精力之旺盛非常人所能比。这期间,他如饥似渴,嗜书如命。不但泛读了大批儒家典籍,还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汉学的基本训练。梁启超受到了严格的学术训练和文化积累。 康有为“大海潮音,作狮子吼” 改变梁启超一生 1891年,康有为回到广东,开办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并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 同年在广州就读的梁启超,纵使在大多数人眼中康有为所提倡的是异端邪学,但在思想激进的青年中则不为。康的思想当头棒喝。即使康功名不如梁,但梁也甘愿拜入康门。接受西学。 康有为,梁启超曾经都是科举考试的“奴才”,而后他们都又退出儒学教育成为维新变法的戊戌六君子的成员。 康梁,光绪的合影 历史上的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 1895年4月,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听说清政府要与日本订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为愤慨。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一万四千多字的上皇帝书。各省举人一千三百多人集会,通过了这个万言书。5月2日,这份万言书送交都察院。这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 光绪帝对康有为的折子爱不惜手,在变法的103天中,他连下了113到奏折。 而这时慈禧出来了,1898年9月28日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中除了康梁,其余的都被斩首在菜市口。 转变-辛亥革命 两人其后的命运 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离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张园觐见探望。 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因食物中毒,七窍出血死于青岛。 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开明专制的理想破灭后,梁启超决意退出政坛,潜心研究学问,以西学的方法研究中学。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 - 1928年由于经历恩师康有为去世,爱徒范静生去世,王国维投湖等大悲之事。11月12日他已不能伏案工作了.于1929年1月19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 对两人君主立宪思想的分析 根深蒂固的儒学教育 康有为的蜕变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他是骑着封建文化的门槛去接受西方资产阶级先进文化的。这就同他的表面形象一样,嘴里讲的是声光化电,后脑勺上却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具有鲜明的两重品格。即使他是大同思想理想主义者,却是践行的庸者。 坚持君主立宪的思想 梁启超接受了广博的知识,并长期

文档评论(0)

小红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