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主体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课导读 1.人民群众的含义 2.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3.什么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什么意义? * 复习 一、社会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3.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 2.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梁启超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 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观点一:认为 “英雄造时世” 观点二:认为 “时世造英雄” 评价: 评价: 是唯心史观。把某些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认为社会意识决定了社会存在,因而是错误的。 (英雄是指个别的杰出人物) 是唯物史观,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承认英雄人物或杰出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 杰出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在于他们代表了时代 发展的方向,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从而成为英雄, 但他们的作用不可能超越人民群众,不能改变历 史发展方向。 (英雄是指个别的杰出人物) 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人民群众是历史(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地位: 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人民群众: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2.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 第二,“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 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第三,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第五,在我国,人民群众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第四,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A B C D 全体公民 人民群众 劳动群众 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 区分:全体公民、人民群众、劳动群众、脑力劳动者。 看人间, 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 想一想: 1.谁是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结论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创造了必需的生活资料 下列事件反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有( ) ①曲辕犁的发明,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②黄道婆改进的纺车,提高工效好几倍 ③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广泛流传 ④孙中山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了封建帝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 屈原的《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和传说。 (2)《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浮士德》等世界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 这些说明了什么? ①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结论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结论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年画 虎头鞋 剪纸 信天游:黄土地带韵的名片    陕北是民歌之乡,最能代表陕北民歌风韵的是信天游,它是陕北人民在山峁、沟壑、赶脚、耕地、放牧、捡柴时即兴而编,它是随天漫游,抒发感情 ,表达心声的表现方式。集中展示了陕北高原 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这些说明了什么? 结论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