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7
立式搅拌反应釜工艺设计
1. 推荐的设计程序
1.1 工艺设计
1、做出流程简图;
2、计算反应器体积;
3、确定反应器直径和高度;
4、选择搅拌器型式和规格;
5、按生产任务计算换热量;
6、选定载热体并计算K值;
7、计算传热面积;
8、计算传热装置的工艺尺寸;
9、计算搅拌轴功率;
1.2 绘制反应釜工艺尺寸图
1.3 编写设计说明书
2. 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设计
2.1 反应釜体积的计算
2.1.1 间歇釜式反应器
Va=VR/φ (2-1)
VD=Fv(t+t0) (2-2)
式中 Va—反应器的体积,m3;
VR—反应器的有效体积,m3。
VD—每天需要处理物料的体积,m3。
Fv—平均每小时需处理的物料体积,m3/h;
t0 —非反应时间,h;
t —反应时间,h;
(2-3)
等温等容情况下
(2-4)
对于零级反应
(2-5)
对一级反应
(2-6)
对二级反应 2A→P;A+B→P(CA0=CB0)
(2-7)
对二级反应 A+B→P
(2-8)
f—装料系数,一般为0.4~0.85,具体数值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不带搅拌或搅拌缓慢的反应釜 0.8~0.85;
带搅拌的反应釜 0.7~0.8;
易起泡沫和在沸腾下操作的设备 0.4~0.6。
2.2反应器直径和高度的计算
在已知搅拌器的操作容积后,首先要选择罐体适宜的长径比(H/D),以确定罐体直径和高度。长径比的确定通常采用经验值,即2-1
表2-1 罐体长径比经验表
种类
罐体物料类型
H/Di
一般搅拌罐
液—固或液—液相物料
1~1.3
气—液相物料
1~2
发酵罐类
1.7~2.5
在确定了长径比和装料系数之后,先忽略罐底容积,此时
(2-9)
选择合适的高径比,将上式计算结果圆整成标准直径。椭圆封头选择标准件,其内径与筒体内径相同。可参照《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的附录查找。通过式(2-10)得出罐体高度。
(2-10)
其中 V封——封头容积,m3
2.3 搅拌器的选择
搅拌器的作用是使釜内物料混合均匀。搅拌器的类型很多,分为:推进式、桨式、涡轮式、锚式、框式、螺杆式、螺带式等,搅拌器选型时,主要考虑:
(1)保证从反应器壁或浸入式热交换装置到反应混合物能有高的给热系数。
(2)具有显著的搅拌效果,特别是对多相反应。
(3)搅拌所消耗的能量应尽可能小。
搅拌器尺寸与转速的大小与搅拌目的及被搅拌物料的物性有关。例如,均相液相的混合与固体的溶解对转速的要求较低。而非均相液体的乳化或气相的分散则要求较高的转速。对黏度小的液体,搅拌器的作用范围较大,可用较小直径的搅拌叶。液体的黏度很高时,则搅拌器的有效作用范围变小,需要较大的搅拌器。对于要不断清除釜壁上析出的固体物料时,则需要采用直径接近釜体内径的锚式搅拌器。搅拌器结构的确定按标准构型搅拌装置考虑。
表2-2 搅拌器型式选择
搅拌器型式
涡轮式
浆式
推进式
折叶开启涡轮式
锚式
螺杆式
螺带式
流动状态
对流循环
√
√
√
√
√
√
√
湍流扩散
√
√
√
√
剪切流
√
√
搅拌目的
低黏度液体混合
√
√
√
√
高黏度液体混合及传热
√
√
√
√
√
分散
√
√
√
溶解
√
√
√
√
√
√
√
固体悬浮
√
√
√
√
气体吸收
√
√
结晶
√
√
传热
√
√
√
√
液相反应
√
√
√
√
搅拌设备容量(m3)
1~100
1~200
1~1000
1~1000
1~100
1~50
1~50
转速(转/分钟)
10~300
10~300
100~500
10~300
1~100
0.5~50
0.5~50
最高黏度Pa·s
50
2
50
50
100
100
100
2.4 搅拌器转速的确定
搅拌速的确定根据经验确定,表2-3列举了常用类型搅拌器的尺寸范围与转速范围。若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