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爵邑探析-淡江大学机构典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宋代官員勳、爵制度之探討(第 2年) 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6-2411-H-032-019-MY2 執 行 期 間 :97年08月01日至 98年07月31日 執 行 單 位 :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林煌達 計畫參與人員: 此計畫無其他參與人員:林煌達 公 開 資 訊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8 年 10月 28 日 宋代勳官制度之探討 林煌達 一 、前言 陸贄在〈又論進瓜果人擬官狀〉一文中 ,認為勳官和爵邑對於官制的運作和 管理有其功能性 ,其說法是 : 謹按命秩載于甲令者 ,有職事官焉 ,有散官焉 ,有勳官焉 ,有爵號焉 。雖 以類而分,其流有四,然其掌務而受俸者,惟繫于職事之一官,以序才能, 以位賢德,所謂施實利而寓之虛名者也 。其勳、散 、爵號三者所繫 ,大抵 止于服色、資蔭 ,以馭崇貴,以甄功勞,所謂假虛名以佐實利者也 。虛實 交相養,故人不瀆賞 ;輕重互相制 ,故國不廢權 。1 真正執掌職務和受俸祿者 ,只有職事官,為「實」的部分 ,只授予有才能且賢德 之人,而實利另需寓予散官、勳官、爵邑等虛名,陸贄謂之「施實利而寓虛名」; 而散官、勳官、爵邑,屬「虛」的部分,可作為馭崇貴、甄功勞之用,輔助實利 , 陸贄謂之 「假虛名以佐實利」。陸贄認為官制的運作若能虛實相養 ,則 「人不失 利 ,國不失權 ,各得所宜 ,兩全其實 。」 北宋張方平在 〈政體論 .姑息之賞〉一文中 ,直接引用陸贄 〈又論進瓜果人 擬官狀〉中的說法,認為 「國家之制賞典,錫賚財 ,賦秩廩 ,所以裁實也 ;差號 品 ,異章服 ,所以飾虛也。」張方平認同陸贄的看法 ,虛名 「為佐實利而用」, 不可濫賞。五代因濫賞虛名 ,造成 「授之既不以為寵 ,罷之固不足怨」,「於下則 在無喪無得之際 ,於國則有虧名害義之深 。」2 南宋周必大在孝宗淳熙二年(1175)四月上 〈論章服等差〉一文中 ,如陸贄 、 張方平的看法一樣 ,認為官制運作須虛實相參 ,他說: 按唐之命秩有四 :曰職事官 ,曰散官 ,曰勲官 ,曰爵號 。惟職事官 ,居其 3 位 、食 其禄 ,餘則别資 蔭、辨章綬而已 ,是謂虛實之相參 。 雖然在神宗元豐官制 ,盡罷文武散官 ;政和中 ,又罷文武勳官。周必大更主張爵 號 、章綬等虛名還是不可濫賞 ,以達虛實相參的功用 。 元代史官在 《宋史》〈職官志〉序中 ,對宋代官制的特色做了簡要的說明 : 其官人受授之別 ,則有官 、有職 、有差遣 。官以寓祿秩 、敍位著 ,職以待 文學之選,而別為差遣以治內外之事。其次又有階、有勳 、有爵 。故仕人 以登臺閣、升禁從為顯宦,而不以官之遲速為榮滯;以差遣要劇為貴途, 1 陸贄 ,《陸宣公集》(北京 :中華書局,2006.2 ),卷 14 〈又論進瓜果人擬官狀〉,頁450 。 2 張方平,《張方平全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卷6 〈政體論.姑息之賞〉,頁92-93 。 3 周必大,《文忠集》,卷 137 〈論章服等差 (淳熙二年四月十三日)〉。 而不以階、勳 、爵邑有無為輕重 。4 一般研究宋代職官者 ,如梅原郁、苗書梅、朱瑞等人 ,其視野主要放在官、職 、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