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生活-中华医事科技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華 醫 事 科 技 大 學 文件名稱 中藥與生活 盧國樑 老師 版次 頁次 1 文件編號 一、課程說明 課程名稱:中藥與生活 授課學年:九十六學年度 第一學期 開課班級:通識(3) 學分及時數:每學期2學分,每週2小時 使用教材:自編講義教材及使用參考書 教學設備:視聽教室、單槍、手提電腦。 二、教學目標: 中國醫藥是我國固有的資產,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除了扮演醫病的角色外,近來在社會潮流的帶動下,也結合了養生、藥膳的應用,因而與生活習習相關,有廣泛介紹之需。 本課程先介紹中醫藥之歷史沿革與發展,介紹歷代重要之醫家及典籍,再透過一些中醫藥上常用的名詞講述其基本理論,從診法、治則到用藥,乃至於方劑之使用,使學生對中醫藥之基本內涵有所認識。 從各藥材之原植物、藥材至炮製、中藥方劑,循序漸進,講述其藥性、功效及臨床應用,使學生對於中藥能有基本之認識。 三、教學方法及活動: 1. 基本理論講授:以多媒體檔案說明 2. 藥材之認識:為增加學生在中藥上之興趣及認識,故期望配合中藥實際之藥材教學,講述藥材之特徵、性狀及臨床應用,使學生對生活中常用之藥材有所認識。 3. 藥用植之認識 4. 簡單膏藥之製作。 5. 補養方或養生方之實作。 四、教學效果評量: 期中考(30%)、期末報告論述(30%)、平常成績(40%) 五、補救教學 對於學習不彰者,安排辦公室時間輔導與討論。 六、教學檢討 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檢討,作為下次教學改進。 中 華 醫 事 科 技 大 學 文件名稱 中藥與生活 盧國樑 老師 版次 頁次 2 文件編號 七、教學內容及大綱 課 程 單 元 教 材 大 綱 備 註 中藥與生活概說 中醫藥起源及發展、本草學 中醫藥基本理論(一) 陰陽五行、臟象、病因、證候、四診八綱、八法十劑 中醫藥基本理論(二) 藥物的來源、貯存、炮製、性能(四氣五味、升降沉浮)、歸經、合和、禁忌。 藥用植物簡介 常見藥用植物、百草茶、有毒植物 以幻燈片介紹100種藥用植物之形態與功效 生活中常用中藥各論(一) 清熱藥、解表藥、止咳平喘藥 配合各藥材之原植物圖片、藥材圖片以power point分別講述其藥性、功效及臨床應用等 生活中常用中藥各論(二) 補養藥、理氣藥、理血藥 馬兜鈴酸的省思- 中藥的誤用與混用 台灣的中藥市場品問題 生活中常用中藥方劑 方劑組成原則:君臣佐使 四物湯、六味地黃丸 科學中藥 中藥製劑 紫雲膏的製作 中藥的應用 養生飲、藥膳、藥浴 中藥的科學化 中藥化學與中藥藥理 中藥品質管理 中草藥之偽藥及代用品 中藥掺西藥的問題 參考書- 1.常用中藥知識,徐輝光編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 2.中藥學(上、下),顏正華主編,知音出版社。 3.中國漢方醫學概論,林仲昆編譯,昭人出版社。 4.中醫中藥手冊,昭人出版社。 5.藥材養生事典,三采文化。 推薦書籍: 常用中藥知識,徐輝光編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 中藥學(上、下),顏正華主編,知音出版社。 中醫基礎理論,印會河、張伯訥主編,知音出版社。 中醫學概論,孟景春、周仲瑛主編,知音出版社。 用藥心得十講,焦樹德著,知音出版社。 新編中國藥典,中國藥典委員會編,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醫的科學原理,陳華編箸,台灣商務印書館。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