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齐考诺肽(新型强效镇痛药) 药理特点: ①为N型钙通道阻断药 ②作用靶点:脊髓背角初级感受传入神经 ③用于严重慢性疼痛(鞘内注射,他药不耐受) ④可见严重精神症状和神经损害 镇痛药 第五节 阿片受体拮抗药 一、纳洛酮、纳曲酮 ①为阿片受体拮抗药,与μ受体的亲和力高于κ受体 ②作用:对正常人无明显作用,可诱发戒断症状,用对抗阿片药物所致昏迷和呼吸抑制效果好 ③纳曲酮:作用时间长,有肝毒性 二、烯丙吗啡 ①为药理作用及特点与纳洛酮、纳曲酮相似 ②作用靶点:非消化道 ③药动学:作用时间长 催瘾实例 患者2例,男性,年龄25和31岁,因卖毒品被公安部门当场抓捕,为尽快初步验证其是否吸食毒品,在求证催瘾诊断时,分别给两人im 0.4 mg盐酸纳洛酮, 1例15min内出现心慌、烦躁不安、打哈欠、流泪、流涕等轻度戒断反应,另1例30 min内无反应。 【药理机制】 1. 主要作用方式:激动相应效应器的阿片受体。 2.镇痛主要部位:脊髓背角杏仁核Ⅰ和Ⅱ。 3.作用主要环节: 促使神经细胞膜超极化; 抑制神经放电; 抑制突触前膜递质释放。 【临床应用】 疼痛:对各种疼痛均有效 仅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剧痛; 对胆绞痛和肾绞痛需加用解痉药; 对神经压迫性疼痛疗效较差。 心源性哮喘: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 镇静作用 抑制呼吸中枢对CO2 的敏感性 扩张外周血管,缓解左心衰竭、消除肺水肿。 【临床应用】 腹泻:用于严重的单纯性腹泻 制剂:含少量吗啡的阿片酊复方制剂 咳嗽:用于无痰性干咳 临床一般以可待因代替 【不良反应】 1. 一般不良反应:系吗啡药理作用所致 如:平滑肌相关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 免疫抑制; 偶见烦躁等情绪反应 2.耐受性与依赖性 症状:精神依赖性+躯体依赖性;强迫性觅药 交叉耐受性:阿片类药物间存在 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3.急性中毒 症状:昏迷、呼吸抑制、针尖样瞳孔等 致死原因:呼吸麻痹 抢救措施:人工呼吸、输氧 i.v.纳洛酮(阿片受体阻断药) 【阿片类药物滥用及治疗】 1.药物滥用 概念:又称麻醉药品的滥用,俗称吸毒。 药物:吗啡、哌替啶、粗制阿片,海洛因(最多)。 症状:戒断症状伴用药渴求。 2.脱毒治疗常用疗法 药物替代递减法:使用美沙酮、丁丙诺啡 改善症状:使用α受体阻断药(可乐定等) 自然戒断法和亚冬眠疗法 二、 可待因 体内过程: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较高 药理作用:镇痛和呼吸抑制作用均比吗啡弱。可待因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临床应用:无痰干咳及剧烈频繁的咳嗽;中等程度的疼痛 不良反应:便秘。久用亦可成瘾,成瘾性低于吗啡。 吗啡为什么可以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而禁用于支气管哮喘? 思考题 镇痛药 第三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 一、强效阿片受体激动药 哌替啶 美沙酮 芬太尼及芬太尼同系物 海洛因 羟考酮 (一)哌替啶 【体内过程】 吸收:消化道吸收良好,一般注射给药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40% 消除:肝脏代谢,肾脏排泄 代谢物去甲哌替啶可明显兴奋中枢 【药理作用】 激动阿片受体,阻断M受体 药理作用基本与吗啡类似 不同点:镇痛效价较弱 不引起便秘 无明显镇咳作用 无明显心血管作用 各种剧痛:包括分娩止痛 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 心源性哮喘 肺水肿(机理与吗啡相似) 【临床应用】 1. 常用量:依赖性 口干、视物模糊(阻断M-R) 2.大剂量:多种中枢症状,以兴奋为主 3.术后用药:低血压 【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1. 合用镇静药:中枢抑制增强 2.合用MAO抑制药:多种诱发惊厥、高热 (二) 美沙酮 体内过程: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92% 药理作用: μ受体强效激动剂; NMDA受体阻断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GDW 13239.1—2018 35kV电力电缆采购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pdf VIP
-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失衡.ppt VIP
- Q∕GDW 13247.2-2018 35kV电力电缆附件采购标准 第二部分:专用技术规范(高清-可复制).pdf VIP
- 2024届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3FoodandCulture教师用书.doc VIP
- 医学检验生物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15篇.pdf VIP
- 河南成人2024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pptx VIP
- 2024届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1ScienceandScientists教师用书.doc VIP
- 农田喷灌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