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题材角度分析模板.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之题材角度分析;诗歌鉴赏之题材角度分析;一.送别诗 ;(二)例1. 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例2.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三)检测练习: ;1.答:“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答: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 送魏万之京 李颀 ;答:“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三) 送友人 (李白);答: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答: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二、写景诗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例: 溪兴 杜荀鹤;杜荀鹤介绍: 诗人身处晚唐暗世,很有才华但由于出身寒微而一生坎坷潦倒,壮志难酬,他的《自叙》诗写道:“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老来奔走无门,回到家乡九华山,过着清苦的隐逸生活。;透过画面的情景和气氛,这种闲适自乐的背后,却隐藏着溪上人内心的无可奈何的情绪:深山僻水,风风雨雨,气氛是凄清的;那垂钓者形单影只,百无聊赖,以酒为伴;那酒器“瓦瓯”──粗劣的瓦罐儿,暗示出它的主人境遇的寒苦;“醉来睡着无人唤”,进一步突出表面闲逸实际凄凉的心理感受.末句让小舟在山溪中任意飘流,看来潇洒旷达,实在也太孤寂.;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3).理解并能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 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 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比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烘托和映衬(《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二)例说 山居秋暝 王维 ;(三)检测练习 ;兰溪棹歌 戴叔伦 ; 1.仰视;低头;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 2.(答案要点)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 ;三、 咏物言志诗 ;例如“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李贺《南国十三首》)这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在昌谷家中所作。诗中第一、二句是写新花开,三、四句则写暮春花落,通篇把花人格化。花开时像越女那双水灵灵的眼神和那副白里透红的漂亮的脸蛋,美不胜收。可是好景不长,一到日暮(暮春)百花凋零,落红满径。“可怜”乃惜花伤春之情,也是诗人自伤自悼之词。末句则用拟人的手法写落花身不由已的时候的状态。从表面上看“嫁与东风”是自愿,“不用媒”证明了这一点。其实娇花又何尝愿意离开枝头。“嫁与东风”虽“不用媒”,仍是不自主的事情。花盛开时未嫁,而花凋零时始嫁,则倍增惆怅。其实,这是一种悲剧的气氛,却从欣喜的情调来写它。似乎反常,又合乎诗中旨趣之道。联系诗人当时的境况,诗人才不过二十多岁,正当风华正茂,却不被当局所用,怀才不遇,自生自灭,不胜悲凄。细味此情,便知诗人写此诗的良苦用心。 ;3、分析咏物???的写作技巧 ;(二)例: 小松 杜荀鹤 ;四、 怀古咏史诗 ;(二)、要体会意图 ;(三)、领悟感情 ;(四)、分析写法

文档评论(0)

WUYH1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