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检查所学 一、解释红体字: 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 2、众闻则非之 3、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4、以亏人自利也 5、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6、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句式) 7、是何故也 8、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9、至入人栏厩 10、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 11、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今,现在如果;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意动,以…为非 指责 执政的人 以,连词,因为;亏,使动,使……亏损 攘,偷盗;豕,猪;豚,小猪 甚,严重,厉害;省略状后 这 兹,同“滋”,更加;厚,重。 马棚 辜,罪;拖,剥下;裘,皮衣。 当,面对;非,指责。 检查所学 二、翻译句子: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现在最大的不义是攻打别人的国家,却不知道指责他,反而就这件事来称赞他,称他为义。这可以说是知道义和不义的区别吗?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题解 谏:劝谏 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 汉武帝,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 背景 本文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徵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的一篇。 魏征(繁写体为“徵”),(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魏征从政十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著有《类礼》20卷 。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 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作者简介】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求木之长( ) 浚( ) 殷( )忧 谗( )邪 黜( )恶 谬( )赏 垂拱( ) 壅( )蔽 塞( )源? 载( )舟? jùn yīn chán chù miù gǒng yōng 【读准字音】 cháng sè zài 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为什么思 思些什么 第1段提出问题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第2段分析问题 第3段解决问题 【细读全文,理清思路】 【研读课文,理清文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 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 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 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 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 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 欲流长者也。 形作动,长得高 使…稳固 疏通 树的根(古今异义) 道德仁义 明智的人 最愚昧无知的人 主持 形作名重大地位 表转折 安定 帝位(国家) 形作名重任 推崇 皇权 美好,福祉 形作名,安逸的环境;危难 这 表判断 堵住 取独 形作动,流得远 承受 表转折 虽然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