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矿业开发及地质调查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熔剂和水泥用石灰岩、饰面用花岗石、大理石和生物型大理石矿的勘探,在改革开放的大潮的推动下。进入 了一个兴盛时期。在本区中南冶勘进行优质熔剂灰岩的勘探。湖北省非金属公司开展了水泥灰岩的勘探,黄石市黄金山石灰岩矿(大型)就是其中主要矿床之一。 * * 实习基地范围内矿产丰富,有大冶铁矿、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大冶鸡冠咀铜金矿等大型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铁铜生产基地。 上述3个矿床铁、铜、金的储量均达到大中型,此外尚有银、硒、碲、钴、镓、钼等伴生有益组份可供综合回收。 黄石市黄金山石灰岩矿(大型)是华新水泥厂的主要原料基地。 此外还有熔剂用石灰岩、饰面用花岗石、大理石和生物型大理石矿和建筑石材。 龙潭组的煤矿在区内广为分布,但含煤性变化较大。 铜绿山铜铁矿为一古矿,1973年,在开采过程中发现古铜矿开采遗址。经考古发掘,清理出西周至汉代千余年间不同结构和不同支护方法的竖井、斜井、盲井数百座,平巷百余米以及一批春秋时期的炼铜竖炉。据《太平御览》卷八三三引《武昌记》,洪武七年(1374),当时的湖广兴国冶(今阳新、大冶地区)年产铁100万斤以上,可见实习基地内已是我国古代产铁基地。 实习区是我国最早开展地质工作的地区之一。1869~1870年李希霍芬在黄石等地对地层和煤做了详细的观察。1890年3月29日张之洞致电李鸿章,决定开办大冶铁矿。1893年该矿投产,当年出铁约3000多吨。1905年、1910年上海矿务局曾两度派外藉矿师到铁山测算了汉冶萍公司所属各矿山的铁矿储量。 民国时期(1912~1949)国内开始建立地质机构。期间的重要地质调查研究有: ①1923~1926年谢家荣、刘季辰分区调查了地质矿产,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②1926年王恒升研究了大冶铁矿,发表了《大冶铁矿床》。 ③1936年,郑厚怀、汤克诚著有《湖北大治铁矿矿物结合及成因》。 ④1928年,李捷、叶良辅等的鄂东地质矿产调查。调查中先后测制了阳新、大冶、鄂城3县地质图(1:20万),著有《湖北阳新、大冶、鄂城之地质矿产》。 ⑤何铭于1930年4月对大冶象鼻山铁矿进行了调查,并发表有《象鼻山官铁矿调查报告》。 新中国成立,为地质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本区在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一、三年经济恢复期间(1949~1952),湖北省地质调查所,1951年在大冶进行磁法勘探,编写《湖北大冶铁矿初步报告》初步肯定大冶铁矿是华中新建大型钢铁厂的主要原料基地。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1953年地质部四二九队首勘大冶铁矿,1954年提交《大冶铁矿勘探报告》,1957年又提交《大冶铁山铜、钴储量报告》。冶金部地质局八○五队对大冶地区众多铁、铜矿(床)点及磁异常进行了普查检查。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1953年地质部四二九队首勘大冶铁矿,1954年提交《大冶铁矿勘探报告》,1957年又提交《大冶铁山铜、钴储量报告》。冶金部地质局八○五队对大冶地区众多铁、铜矿(床)点及磁异常进行了普查检查。 三、第二个五年计划及三年经济调整期间(1958~1965),1958年,为保钢找铁省地质局和冶金部门加强了铁矿普查勘探,并动员广大群众上山找铁挖矿。武钢地质勘探队在铁山等地进行扩大矿床规模的勘探。省地质局鄂东地质勘探队于1959年发现大冶铜绿山深部铜铁主矿体,到1964年探明铜金属储量50余万吨。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8),重点开展了鄂东铁铜矿的普查勘探,1966年以来,省地矿局和中南冶勘在鄂东黄石、大冶、鄂城、阳新等地的铁铜勘查中,都投入了大量地质工作。可供设计依据的大冶铜绿山铁铜矿的勘探报告就是在这一时期提交。通过10余年的鄂东地区铁、铜矿产勘探,保证了该地区钢铁和有色金属基地等重点项目的顺利进行。 五、改革开放以来的矿产勘查(1979~1991),鄂东地区是全国成矿预测和开展新一轮普查的重点片之一。省地矿局和中南冶勘开展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找到了鸡冠咀接触交代型大型铜金矿是最重要的成果。 这一时期,随着快速高灵敏度的痕量金分析方法和新仪器的应用、新的金矿类型和成矿理论的应用,发现了一些新的类型和产地。鄂东南地质大队评价了大冶铜绿山铜矿中的伴生金、银矿产和鸡冠咀接触交代型大型铜矿的共生金。中南冶勘608队对大冶铁矿重新评价伴生金。 *

文档评论(0)

bsy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