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中考热点名家名篇阅读4
思想的砥砺 情感的交流
——走近名家 查一路
名家印象
查一路:安徽作家,《读者》等知名杂志签约作家、千龙网“特约撰稿人”。迄今为止,他写了大量的散文、小品文、随笔类作品。在《散文》、《读者》、《杂文月刊》、《中国青年》、《人民日报》等海内外数百家华文报刊上发表、刊载的作品达两千余篇。作品曾在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电视散文栏目中播出。
其作品内容深刻,风格唯美,语言隽永,表述睿智。阅读其作品,既是思想的砥砺,又是情感的交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洞察社会,体验生活;有助于我们提升自己,学会思辨,增长智慧。
走向天性的所在
查一路
一位美丽而贤淑的女士坐在我们面前,在一个午餐的聚会中,她显得宁静而优雅。十年前,她有一场心碎的婚变,而如今,她能平静地面对那个伤心的过程。
曾经深爱的丈夫,一次次背叛了她,终于不能容忍,于是离婚。后来,前夫一次次在商场上失败,终至破产,几近穷困潦倒。走投无路时,他来求她。而她,一次次帮他,为他筹措资金,让他重获信心。如今,那个男人再次在商界风生水起……
在座的人,忍不住问她:“难道你心里就不恨他?不恨足矣,为什么还那么帮他?”
“不恨他?恐怕所有的女人都很难做到。”她的回答多少有几分让人意外,她说:“只是他来求我时,那副可怜相,让我看了心软,他并不是坏人,天性是好的,只是迷失了自己,于是,我宽恕了他,进而帮他。没办法,我这人天性就这样子。”
天性,多么美好的词!它给倾覆以匡正,堕落以拯救。它包容疼痛,宽恕过错,让灰冷新生,使破碎复原。人的天性,深埋在心灵的深层,是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通往天性的所在之路,并非宽阔坦途,许多人因受伤害半途而返,迷失了天性。我们在宽恕的路上跋涉,把爱当作内心的宗教,踏遍荆棘,方可见到天性的一树繁花。
天性与生俱来,是人精神的胎记。我愿意相信,那个男人天性也是善良的,只是在灯红酒绿的漩涡中迷失了自己,离内心的天性之所渐离渐远。
《圣经》中有个故事,文士和法利赛人将罪人带到耶稣面前,请求耶稣按摩西法律用石头将罪人砸死。耶稣沉吟良久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用石头砸她。众人闻言,一个接一个羞愧地离开。背离天性的过与错,谁都有可能犯下。
走向天性的所在,让我们无数次付出了爱和宽恕,就像蓝天接纳了厚黑的乌云,大海包容了顽劣的礁石。铁鞋终至踏破,铁树也会开花。那百感交集羞愧的泪,正是我们播撒天性收获的果。
(选自《青年文摘》2009年第5期)
心灵感悟
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探讨了人的天性问题,倡导人们“走向天性的所在”,用爱心和宽容去待人接物。文中的女士有着善良的天性,她不记前仇去帮助前夫,相信“男人天性也是善良的”,这是多么质朴、纯粹的思想和做事理念。
文章通过事例的简述和事理的阐释,引起人们对人的“天性”的深层思考:即人的天性中有爱的情感、有宽容仁慈的性情、更有感化人启迪人的大智慧……
此外,本文叙议结合较好,语言准确、畅达,显示了作者良好的语言修养。
且读且思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前四段的内容。
2.怎样理解文中“天性与生俱来,是人精神的胎记”一句的意思。
3.文章举《圣经》中的故事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走向天性的所在》:1.叙述富有天性的女士不记前仇,帮助她前夫的故事。2.“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精神品质或性情,如温良、耐心、宽容、无私、富有爱心等。这些天然的情感深埋在人的心灵深层,是不会随外在的因素轻易改变的,如同人的“胎记”。3.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犯下背离天性的过与错,我们应看到罪人的天性,不要一味地只作简单的惩罚。要用宽容和爱心唤醒罪人的天性,让他回归天性。
通往良知的唯一道路
查一路
风雪弥漫着北回归线,索尔仁尼琴要离开自己的祖国。这位秉持博爱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本可以在国内享受大师待遇。然而,漫天的冰雪冰封不了苏醒的良知,索尔仁尼琴给朋友写了封长长的信,抨击时政。从此,关押、流放伴随着他的后半生。
1974年,索尔仁尼琴在妻子的陪伴下流亡西方。五十六岁的索尔仁尼琴刀刻般的脸上,没有忧郁和悲伤,流露的只是悲悯和深邃。
从互联网上,我看到了索尔仁尼琴离开祖国后的照片。眼镜后面,索尔仁尼琴目光灼灼,有力的手,坚定地握住一个小小的笔记本,笔记本贴在胸前,显示出这位苏联最有良知的作家罕见的意志和决心。
如果他让良知冬眠,厄运就不会如影相随,然而这样会让一个有良知的作家的灵魂无法安稳。不知道,那小小的笔记本里记录的是什么,他把它紧紧地贴在胸前。或许,笔记本里就写了“良知”两个字,这是他捍卫的目标,也是他心灵的强大支撑。
女摄影家蒂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劳动教育论文:依托学校种植园培养小学生劳技素养的实践研究.docx VIP
- 《斯特林制冷机》课件.ppt VIP
- 2024北京清华附中初二(上)期中物理(教师版).docx
- 2025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三个女性文本和一种帝国主义批评.pdf
-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3Festivalsandcustoms写作指导介绍传统节日课件牛津译林版必修第二册.pptx VIP
- 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pdf
- 统计预测与决策教材.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Prayer X钢琴谱五线谱 完整版原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