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及趋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免疫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免疫学广泛应用于三大方面:①传染病预防:接种菌苗、疫苗,使机体主动产生免疫力.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及艾滋病,终将有赖于疫苗的发明(详见第二十五章)。②疾病治疗:包括肿瘤、慢性传染病及超敏性疾病,可用抗体、细胞因子、体外扩增的免疫细胞及治疗性抗原疫苗治疗。③免疫诊断:按抗原与抗体及T 细胞受体特异结合的原理;按抗原能活化特异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发展起多种特异敏感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已广泛用于ABO血型定型,传染病诊断,妊娠确诊等等 天花曾是人类历史上的烈性传染病,是威胁人类的主要杀手之一。在欧洲,十七世纪中叶,患天花死亡者达30%。我国早在宋朝(十一世纪)已有吸入天花痂粉预防天花的传说。到明代,即公元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则有正式记载接种“人痘”,预防天花。从经验观察,将沾有疱浆的患者的衣服给正常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磨碎成细粉,经鼻给正常儿童吸入,可预防天花。这些方法在北京地区较为流行,且经陆上丝绸之路西传至欧亚各国,经海上丝绸之路,东传至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国家。英国于1721年流行天花期间,曾以少数犯人试种人痘预防天花成功,但因当时英国学者的保守,未予推广。由于种“人痘”预防天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使这一方法未能非常广泛地应用。然而, 其传播至世界各国,对人类寻求预防天花的方法有重要的影响。 公元十八世纪后叶,英国乡村医生Jenner 观察到牛患有牛痘,局部痘疹酷似人类天花,挤奶女工为患有牛痘的病牛挤奶,其手臂部亦得“牛痘”,但却不得天花。于是他意识到接种“牛痘”可预防天花。为证实这一设想,他将牛痘接种于一8 岁男孩手臂,两个月后,再接种从天花患者来源的痘液,只致局部手臂疱疹,未引起全身天花。他于1798年公布了他的论文,把接种牛痘“Vaccination”(拉丁语中,牛写为Vacca),即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在Jenner年代,人们全然不知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所致,而他在实践观察中,总结发现的种牛痘预防天花,既安全、又有效,是一划时代的发明。接种牛痘在十九世纪初至中叶,在欧洲广泛推广。总之,在十九世纪以前,人们从经验得知接种人痘或牛痘,可获得免疫力,预防天花,但对病原体及获得免疫的道理却全然不知。 细胞免疫学的发展明确了T 及B 淋巴细胞经表面受体识别抗原分子,受体与抗原结合的信号由细胞表面传至细胞核内,导致基因活化,使细胞进行克隆扩增,并分化为效应细胞,表达功能。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外界抗原数目庞大,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的数目也必然庞大,如一个基因编码一个受体分子,体内不可能有如此庞大的基因数目。再则,细胞表面的信号,怎么才能传入核内?信号类型与活化的基因种类,及细胞功能之间是怎么联系的?1975 年后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从基因水平揭示了B 细胞及T 细胞抗原识别受体(BCR,T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从分子水平阐明信号转导通路、信号类型与细胞因子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效应机制;揭示出细胞毒性T 细胞致靶细胞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信号转导途径。这些研究不仅开创了分子免疫学,更使免疫学进展到以基因活化及分子作用为基础,理解免疫细胞的生命活动与功能,理解细胞与细胞间及免疫系统与机体整体间的功能。免疫学的研究阐明并揭示出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如信号转导、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分化发育等等),促进了医学和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 本世纪伊始,以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为标识,小鼠基因组序列测定亦已基本完成,病原体,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艾滋病毒(HIV)及最近的致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均已测出。在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功能基因在时空上的表达顺序及其功能。基因组的揭示已成为免疫学发展的新动力,反向免疫学(reverse immunology)应运而生,即以基因序列推测功能基因,再以生物试验验证阐明,这也加快了有效重组疫苗的研制,如成功制成新型的结核菌苗及更为有效的HIV 疫苗等。应用cDNA 微阵列法(microarray)及蛋白组学,结合生物信息学,用于研究基因表达谱与细胞处于不同状态(静息、活化)下的功能特点,更深入理解免疫应答机理。新世纪免疫学的研究,将更重视体内的免疫细胞间在时间与空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及功能表达,这种研究远较体外试验更为复杂,但更符合生理的、在整体调节下的实际情况。在免疫学技术上,创立的多种转基因动物、基因敲除及缺陷动物都为体内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免疫学的重要任务,仍为预防和治疗传染病。人类的多种疾病,如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移植物排斥、肿瘤、多发性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等均与免疫学相关。对于在发病上可能与免疫不直接相关的疾病,Alzheimer’s 病(老年性痴呆)及疯牛病,亦可望以免疫学手段,清除有害致病蛋白,而得以治疗。今后的免疫学

文档评论(0)

150****84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