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序
本书是同济大学肖汝诚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课教材,定名为《桥梁结构体系》,
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将力学和结构紧密地结合起来的一本专著。书中第一节开宗明义的标题
“力学构件结构体系”独具匠心,表达出肖汝诚教授多年来的兴趣和追求。他希望桥梁专业
的学子能从“体系”分析的高度和深度去理解各种不同类型桥梁的承载和传力特点,引导他们
正确地进行结构设计和优化构造,以避免一些因缺乏力学概念而造成的结构缺陷、失误和隐
患,并使今后所设计的桥梁结构更为安全、合理、经济和耐久,也更为美观,从而能达到更
高的概念设计境界。
肖汝诚教授在其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均攻读力学专业。正是由于他的力学基础和
背景,使他更习惯于从抽象的力学模型去剖析各类桥梁结构体系的力学性能,并从中判断结
构的合理性、经济性,进而体验到其“力学美”的精髓。
肖汝诚教授作为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大跨度桥梁研究室主任,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的
稳定分析、非线性分析以及三维空间应力分析是研究室成员及研究生们经常要面对的主要研
究课题。此外,对于桥梁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更复杂的组合体系、协作体系和混合结构体系的
约束和平衡及其各部分构件和不同材料截面的相互连接等问题都必须给以妥善处理,以求得
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书中介绍的许多内容不仅是他们的研究心得,而且也从理论和实践的
结合上为读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和启迪。
我作为他的博士导师,很欣慰地看到最近十多年来他在桥梁结构体系领域不断探索所取
得的收获。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国内从事大跨度桥梁和城市景观桥梁设计的工程师们会
有所裨益,并能为进一步提高中国桥梁概念设计的水平作出贡献。
项海帆
2013 年1 月
欢迎加入路桥设计有问必答群:524850258
前 言
桥梁结构体系是桥梁结构抵抗外部作用的构件组成方式,是桥梁功能、外型、及其受力
形态的统一。桥梁发展至今,其形式已呈千姿百态,究其内在,无非是四种基本桥式及其组
合之集合。有人将桥梁比之于人,桥梁外形相应于人的容貌、体型和气质,结构相应于人的
生命、骨骼与耐力,电气、排水等相当于人的脉络……人体之本在于生命与骨骼,桥之本则
在于结构体系。
工程中常因桥梁结构体系选择不当导致结构缺陷,造成投资浪费或桥梁寿命缩短甚至倒
塌等灾难性后果;缺乏桥梁结构体系理论指导,使体系缺少通过参数优化实现更好的结构性
能;创新不足,导致结构形式单一,或者为了标新立异,做出画蛇添足之举……。为此,同
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为桥梁专业研究生开设了“桥梁结构体系”课程,以增强他们在这方面
的理论知识,使他们不仅知道什么是优秀的桥梁结构体系,而且掌握如何实现和创新之,激
发他们对桥梁结构体系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在工作中灵活应用其精髓。
本书是同济大学大跨度桥梁研究室在桥梁结构体系研究和实践中十多年来的成果总结。
全书共八章,以作者开设的博士生课“桥梁结构体系”讲义为基础。第一章绪论,回顾了力、
构件、结构体系的关系,给出了桥梁结构体系的分类及其基本受力特点,明确了评判桥梁结
构体系优劣的标准。第二章介绍了组成桥梁结构体系的主要构件和连接、约束的基本形式、
受力性能及其工程应用。第三至六章分述了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四种桥梁体系的发
展历史、基本受力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若干典型桥例,阐述了体系参数及设计参数对结构
受力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改变结构体系性能的方法。第七章论述了桥梁结构体系合理受力状
态及其确定方法。第八章在分析总结各种体系变化方法的基础上,揭示了体系创新的规律。
在本书撰写过程中,作者除负责全书的统稿、定稿外,还确定了全书大纲和各章节内容,
撰写了第一章、第七章以及第八章的部分。我的博士生们承担了其余各章的撰写工作,其中
第二章由张学义博士负责;第三章由李扬博士负责;第四章由吴霄、李莹博士负责;第五章
由姜洋博士负责;第六章由张力文博士负责;第八章由卫璞博士负责;姜洋博士为全书各章
提供了工程实例,张力文博士完成了全书的排版工作;庄冬利、谢亚洲、夏睿杰等在初稿编
写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书中部分内容来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