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今但自心息知思惟妄想自然不生名云唯置一床疾而心不起也如人疾攀都息妄想歇即是菩提如今若心不定任你到三乘四果十地位合向凡中坐行常力皆有期如箭射於空力知生死如斯修行不解佛意受辛苦非大公云未逢出世明枉服大乘法如今但一切中行住坐但心亦分亦依倚亦住著日任如人相似世人不你你亦不用教人不心如石都罅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著如此始有少分相透得三界境名佛出世不漏心相名漏智不作人天不作地不起一切心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不是一向不生是意而生云菩有意生身是也忽若未心著相而作者皆魔乃至作土佛事皆成乃名佛障障汝心故被因果管束去住
如今但識自心,息知思惟,妄想塵勞,自然不生。 淨名云:唯置一床,寢疾而臥,心不起也;如人臥疾,攀緣都息,妄想歇滅,即是菩提;如今若心裏紛紛不定,任你學到三乘四果十地諸位,合殺祇向凡聖中坐,諸行盡歸無常,勢力皆有盡期,猶如箭射於空,力盡還墜,知歸生死輪迴;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虛受辛苦,豈非大錯! 誌公云:未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 如今但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亦無分別,亦無依倚,亦無住著,終日任運騰騰,如癡人相似,世人盡不識你,你亦不用教人識不識,心如頑石頭,都無縫罅,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無著,如此始有少分相應; 透得三界境過,名為佛出世;不漏心相,名為無漏智;不作人天業,不作地獄業,不起一切心,諸緣盡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不是一向不生,祇是隨意而生, 經云:菩薩有意生身是也;忽若未會無心,著相而作者,皆屬魔業;乃至作淨土佛事,並皆成業,乃名佛障;障汝心故,被因果管束,去住無自由分; 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來所說,皆是化人,猶如黃葉為金,權止小兒啼故,實無有法,名阿耨菩提; 如今既會此意,何用區區?但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心裏明明,所以舊時見解總須捨卻。 淨名云除去所有,法華云二十年中常令除糞,祇是除去心中作見解處;又云蠲除戲論之糞,所以如來藏本自空寂,並不停留一法;故經云:諸佛國土亦復皆空。 若言佛道是修學而得,如此見解全無交涉,或作一機一境揚眉動目祇對相當,便道契會也、得證悟禪理也;忽逢一人不解,便道都無所知;對他若得道理,心中便歡喜;若被他折伏不如他,便即心懷惆悵,如此心意學禪,有何交涉? 任汝會得少許道理,祇得箇心所法,禪道總沒交涉!所以達磨面壁,都不令人有見處。 故云:忘機是佛道,分別是魔境。 此性縱汝迷時亦不失,悟時亦不得;天真自性,本無迷悟;盡十方虛空界,元來是我一心體;縱汝動用造作,豈離虛空;虛空本來無大無小,無漏無為、無迷無悟,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絕纖毫的量,是無依倚、無粘綴,一道清流,是自性無生法忍,何有擬議?真佛無口,不解說法;真聽無耳,其誰聞乎?珍重!? 師本是閩中人。幼於本州黃蘗山出家。額問隆起如珠。音辭朗潤。志竟沖澹。後遊天台,逢一僧如舊識,乃同行;屬澗水暴漲師倚杖而止,其僧率師同過。師云:請兄先過,其僧即浮笠於水上便過。師云:我卻共箇稍子作隊,悔不一棒打殺! * 一精明者即心也,學道人皆知此,但不能免作一精明六和合解,遂被法縛,不契本心。 如來現世,欲說一乘真法,則眾生不信興謗沒於苦海;若都不說,則墮慳貪,不為眾生,溥捨妙道;遂設方便說有三乘,乘有大小,得有淺深,皆非本法,故云唯有一乘道,餘二則非真; 然終未能顯一心法,故召迦葉同法座,別付一心離言說法,此一枝法令別行,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 問:如何是道?如何修行?師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 問:諸方宗師相承,參禪學道如何?師云:引接鈍根人語,未可依憑。云:此既是引接鈍根人語,未審接上根人復說何法?師云:若是上根人,何處更就人,覓他自己尚不可得,何況更別有法當情,不見教中云法法何狀? 云:若如此,則都不要求覓也。師云:若與麼,則省心力。云:如是,則渾成斷絕,不可是無也。師云:阿誰教他無,他是阿誰?你擬覓他。 云:既不許覓,何故又言莫斷他?師云:若不覓即便休,誰教你斷;你見目前虛空,作麼生斷他。 云:此法可得便同虛空否?師云:虛空早晚向你道有同有異,我暫如此說,你便向者裏生解。 云:應是不與人生解耶?師云:我不曾障你要,且解屬於情,情生則智隔。云:向者裏莫生情是否?師云:若不生情,阿誰道是。 問:纔向和尚處發言,為甚麼便道話墮?師云:汝自是不解語人,有甚麼墮負?? 問:向來如許多言說,皆是抵敵語,都未曾有實法指示於人。師云:實法無顛倒,汝今問處自生顛倒,覓甚麼實法?云:既是問處自生顛倒,和尚答處如何?師云:你且將物照面看,莫管他人。 又云:祇如箇癡狗相似,見物動處便吠,風吹草木也不別。又云:我此禪宗,從上相承已來,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只云學道,早是接引之詞;然道亦不可學,情存學解,卻成迷道;道無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內外中間,實無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說汝如今情量盡處為道;情量若盡,心無方所,此道天真,本無名字,只為世人不識,迷在情中,所以諸佛出來說破此事;恐汝諸人不了,權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魚忘筌,身心自然,達道識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沙門果者,息慮而成,不從學得,汝如今將心求心,傍他家舍,祇擬學取,有甚麼得時? 古人心利,纔聞一言,便乃絕學,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閒道人;今時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廣求文義,喚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與兒酥乳喫,消與不消都總不知,三乘學道人皆是此樣,盡名食不消者; 所謂知解不消,皆為毒藥,盡向生滅中取,真如之中都無此事,故云我王庫內無如是刀,從前所有一切解處,盡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