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瘤热消融的影响因素和影像学转归.pptx

肺肿瘤热消融的影响因素和影像学转归.pptx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肿瘤热消融的影响因素 和影像学转归;随着消融技术的不断发展,热消融治疗在肺癌和肺转移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热消融治疗方法有: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射频消融是一种物理性消融方法,其治疗的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10KHz)使活体中组织离子随电流变化的方向振动、摩擦产生热量,从而导致组织的凝固性坏死。;带电离子摩擦产热示意图;射频消融原理示意图;射频消融治疗设备的基本组成;病例1:患者男性,72岁,左下肺鳞癌,大小约5cm × 6cm?? 临床分期IIb;病灶与主动脉粘连,手术难以彻底切除。;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1月后复查CT示肿瘤完全坏死; ;CT引导下行两位点叠加射频消融治疗;;;CT检查发现左肺下叶背段近胸膜处出现病灶,考虑转移瘤。;行CT引导下肺转移瘤射频消融术;RFA术后即刻扫描;术后1月复查CT:左肺下叶背段病灶混杂密度,无明显强化。;术后3个月复查CT:左肺下叶背段病灶无明显强化。;术后6月余复查CT:左肺下叶背段结节边界较前清晰,无明显强化。;术后11个月复查CT:左肺下叶背段病灶较前缩小,无明显强化。;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作用于组织时由于组织自身吸收大量的微波能,使得被作用组织内部迅速产生大量的热量,肿瘤因高热而瞬间热凝固坏死。; 微波消融主要依靠组织自身的极性分子在微波电场的作用下高速旋 转摩擦产生热量 另一热量生成的机制是极化离子在微波电场下的运动,极化离子间不断碰撞将动能 转化为热能 在活体组织内MWA主要是通过前者即极性分子的旋转摩擦产热来进行热消融的。 ;极性分子在无电场作用下的状态;微波消融治疗设备的基本组成;水冷循环微波消融天线;;微波天线发射原理图; ;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肿瘤缩小;术后9个月复查CT,肿瘤明显缩小;病例2:患者男性,62岁,右上肺鳞癌,大小约10cm × 8.5cm,临床分期IIIa。; 在CT引导下行多位点叠加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月复查CT示肿瘤完全无强化;病例3:患者女性,48岁,结肠腺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4程Xelon方案全身化疗后复查CT发现左肺多发转移。;在CT引导下对5个肺转移瘤行微波消融术;术后1月复查CT:左肺上叶5个转移瘤消融区域增强未见强化。;结肠癌术后CT随访发现左肺下叶病灶, 考虑转移瘤;外科术后半年CT复查:左肺上叶又出现新发病灶,考虑转移瘤。 行CT引导下左肺尖病灶RFA;RFA后2月复查CT:左肺尖斑片影缩小,无明显强化。;三、射频与微波消融的对比;在射频消融为200W/10min,微波消融为125W/10min的条件下: 肺组织微波消融的长径及短径都明显大于射频消融。;射频消融在肺部病灶的治疗中具有一定限制性。首先,空气是一种绝缘体,充气的肺组织对电流传导有一定的影响,导致高阻抗,限制电流传导及组织加热,这些物理特性使得肺肿瘤射频消融范围较小。 微波消融不易受低电导率和高阻抗的充气肺组织影响,且充气的肺组织更有利于微波的传导,可以产生更大的消融范围,在肺肿瘤的消融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微波消融与射频消融的对比;(一)肿瘤大小 肿瘤大小是影响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日本的一项关于7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155个肺转移灶射频消融的多中心研究#发现:≤3cm的肿瘤(61例)1、2年生存率为89%、69%;而3-6cm的肿瘤(10例)1、2年生存率仅为67%、27%。;(二)病灶数目 Tde Baère等*对566例肺转移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消融病灶数≥3个(127例)是影响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HR=1.53,95%CI=1.11-2.11,p=0.010;多因素分析:HR=1.62,95%CI=1.16-2.11,p=0.0046)。 Li等#针对29例肝癌患者的68个肺转移病灶的射频消融治疗研究中,消融病灶≤3个的中位生存期为34个月,而消融病灶为4-5个时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 ;(三)邻近血管对肿瘤消融疗效的影响 Yusuke等*对84例结直肠癌患者172个肺转移灶射频消融的研究中发现:邻近血管(距离≤5mm,直径>3mm)的肿瘤(41个)1、3、5年局部控制率为77.7%、68.0%、68.0%;而远离血管的肿瘤(131个)1、3、5年局部控制率为91.6%、89.3%、86.5%。;男性,74岁,直肠腺癌肺转移;(四)肿瘤形态 肿瘤形态不规则是影响消融疗效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有分叶和(或)毛刺的肿瘤比边缘光整的肿瘤局部浸润范围更深(特别是分叶和毛刺处),当有效消融范围不足时,致不完全消融的危险性增加,因此消融治疗时尤其要充分消融肿瘤周边突出的分叶或毛刺处。 ;男性,38岁,肝癌肺转移;(五)反应带是否完整对消融疗效的影响 消融术后的肿瘤周围消融反应(GGO)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