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 年 1 月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an. 2012
第 31 卷第1 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1 No.l
主持人语: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古史辩运动通过对古代文献和传说资料中关于三皇五帝材料的矛盾、混乱、不可稽考等等问
题的分析,彻底否定了先秦及秦汉时期古人编撰的三皇五帝古史体系。几乎与此同时,现代考古学从西方引进中国,无论
古史辩运动的主将顾领刚还是亲自前往中原、西部地区调查的徐旭生,以及从美国学成归来在中国本土进行考古发掘的
李济等著名学者都把重建古史的希望寄托在考古学上。
本期发表周书灿教授《东周文献对炎黄以前古史体系的构拟》一文,对三皇文献及历史认定存在的问题条分缕析,指
出在当前经济发展大潮下一些地方一些人将三皇视为历史上真实存在和生活过的人物,甚至把他们落实到某个具体地
点的错误做法,同时重新阐述了考古学、文献与民族学相结合的三重证据法才是研究三皇五帝传说历史的正确方法和
途径。王先胜先生的文章《炎黄年代及三皇五帝历史研究的新进展》回顾和分析了最近 20 年尤其是最近几年关于炎黄年
代及三皇五帝历史研究的新变,认为传统的炎黄距今四五千年说已经式微,而炎黄距今六七千年已成为学界主流观
点和认识。前者是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学术传统的继承与体认,后者则是一种回应,两文互相发明、补充,对传统有继
承、有发扬。
自王国维利用殷墟出土甲骨文资料研究商史获得巨大成功,由此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后来又有多名学者如徐
中舒、黄现珞、饶宗颐等提出各自不同的三重证据法近年叶舒宪教授又提出和正在实践四重证据法或许均可用多
重证据法一以概之。本专栏十分欢迎运用多重证据法研究传说时代历史的案例和佳作。炎黄距今四五千年是否已经
式微炎黄距今六七千年是否已经成立,都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学术问题和话题,也十分欢迎学界就此展开讨论。
东周文献对炎黄以前古史体系的构拟
一一兼论科学的中国古史体系重建的方法和理论
周书灿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摘 要]三皇合称始见于《周礼}.但最初三皇只是一种极笼统的总称或泛称,并无具体所指。直到北宋,三皇人
物并未统一,统一的三皇古史体系尚未形成。从《左传》、《国语》等更平的东周文献,不难看出,汉人将祝,融、共工
纳入三皇古史体系,疑窦丛生,破绽百出 o 东周文献所记;峰人氏、有巢氏、伏羡氏、女娟氏、神农氏的传说,明显具
有人神不分、年代不明确、地点不固定、世系不清晰、史事自相矛盾等突出的特点,不可将其视为实录。然而结合
考古学、民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则不难发现,东周文献所记三皇传说仍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远古社会的某些真
实可信的历史信息。由于东周文献和田野考古资料固有的复杂性,依靠田野考古资料和传统文献记载,试图重建
中国上古时期尤其是远古时期的古史体系,迄今还面临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徐中舒先生开创并积极实践的,
将文献记载、考古学材料和民族学资料有机结合的古史三重证法,对于科学的中国古史体系的重建具有重要
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东用;三皇;编排;二重证据法;古史三重证
文章编号:1673-8004(2012)01-0015-16
中图分类号:K211 文献标志码:A
自唐代司马贞将所谓的三皇置于传说中的五帝之前,第一次补写《三
皇本纪》附入《史记~,三皇第一次被正式列入中国古史的大系统。建国后,顾顿
收稿日期:2011-09-30
作者简介:周书灿(1967一) .男,河南新密人,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先秦史、历史地理
学与中国学术史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