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ppt

遗传学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 江 大 学 遗传学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群体遗传与进化   群体遗传学是研究一个群体内的遗传结构、基因传递情况及其频率改变的科学。  ∴ 群体遗传学是研究进化论的必要基础。 群体遗传学的研究:  ①. 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证据;  ②. 解释生物进化根本原因和历史过程。 第一节 群体的遗传平衡 第二节 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 第四节 物种的形成 设:在一个随机交配群体中: 红花株占84%、白花株占16%。  ∴ 白花基因频率 p2 = 0.4  红花基因频率 p1 = 1 – p2 = 1 – 0.4 = 0.6   如果把16%的白花植株选留下来,下一代都是白花 植株。   这时p2 =1、 p1 =0,基因频率迅速发生改变。 ②.淘汰隐性性状,改变基因频率较慢: 设:未加选择一代的隐性基因频率为p2(0)。   淘汰A2A2 ,下一代隐性基因频率(p2(1))可从杂合子 所占的比值中求出(∵A2只占杂合体基因的一半)。  ∴A2在总个体中所占的比值为: 连续n代淘汰后,得隐性等位基因频率为: 设:原来白花基因频率p2(0)= 0.4。 当连续淘汰10代后,白花植株的基因频率:   ∴至第十代时,隐性基因频率还保持0.08。   在上例中,隐性基因频率逐代下降:   0.400(p2(0))? 0.286( p2(1))? 0.222(p2(2))? 0.182 (p2(3))? 0.154(p2(4))? …… ? 0.08(p2(10))。  ∴ 从表现型上淘汰隐性性状的速度很慢,效果随着世代的 增加而变差,以0.5时为最好。 3.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 :   ①.基因频率接近0.5时,选择最有效。     基因频率>或<0.5时,选择有效度就降低很快;   ②.当隐性基因很少时,对一个隐性基因的选择或淘汰     有效度很低。此时隐性基因几乎完全存在于杂合体     中而得到保护。 三、遗传漂变 (genetic drift,亦称随机遗传漂变) :  1.概念:   在一个小群体内,每代从基因库中抽样形成下一代 个体的配子时,会产生较大误差,由这种误差引起群体 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 叫做遗传漂变。 2.引起遗传漂变的原因:  遗传漂变一般发生于小群体中。   ∵ 大群体中如果不产生突变,根据哈德-魏伯格定律, 不同基因型的频率将会维持平衡状态;   在一个小群体中,由于一个小群体与其它群体相隔离, 不能充分地随机交配 ? 在小群体内基因不能够达到完全 自由分离和组合,使基因频率容易产生偏差。但这种偏差 不是由于突变、选择等因素引起的。   一般群体愈小 ? 就愈易发生遗传漂变作用。 3.遗传漂变的作用:   许多中性或不利性状的存在不一定利用自然选择来 解释,可能就是遗传漂变的作用。   ∴ 通过遗传漂变所产生的作用 ? 可以将那些中性 或无利的性状在群体中继续保留下来,而不被消灭。   例如:人类不同种族所具有的血型频率差异在实际 中并没有适应上的意义,可能同类人猿一样将血型差异 一直传下来,可能是遗传漂变的结果。 四、迁移(transference): 是指在一个大群体内,由于每代有一部分个体新迁入 ? 导致其基因频率的变化的现象。 个体的迁移也是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一个因素。 但迁移一般是小规模的。   一、物种的概念   物种: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 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生物繁殖和进化中的基本环节。  ⑴.达尔文:认为物种就是比较显著的变种。   物种之间一般有明显的界限,但这个界限不是绝对的,所以物种和变种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后者逐渐演变而来的。 1、物种(Species)的概念: 不同植物物种 不同动物物种   ①.可杂交性是区别物种的主要标准:   ? 能够相互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种群或个体 ? 属于    同一物种;   ? 不能相互杂交、或者能够杂交但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    种群或个体 ? 属于不同的物种。    遗传学:遗传差异、染色体变异。    分子生物学:DNA序列的变异、物种指纹图谱。 ⑵.现代科学:认为物种是比较显著的变种。 ②.应同时考虑形态结构上和生物地理上的差异:   目前分类学上仍以形态上的区别为分类的标准,但 应注意生物地理的分布区域。  ∵ 每一物种在空间上有着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围,超过 这一范围就不能存在,或是产生新的特性和特征而转变 为另一个物种。 二、物种形成的方式 物种的形成:量变 ? 质变。主要有两种不同方式: 1.渐变式:   在一个长时间内旧的物种逐渐演变成为新的物种, 这是物种形成的主要形式。   渐变式的形成方式:   亚种 ? 逐渐累积变异成为新种。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