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切口缝合方式改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部手术切口缝合方式 祝青青 福建医科大学10级临床医学 指导老师:江艺 胡还章 手术切口的要求 选择好切口和径路是手术成功的第一步! 1、能提供良好的暴露 2、进入和关闭缝合尽量方便、简单 3、组织损伤小 4、手术后疼痛较轻,愈合牢固,较美观 5、一旦需要,便于扩大、延长 常见腹部手术切口 纵形切口:腹正中/旁正中 横行切口 斜行切口:麦氏切口 肋缘下切口:即反“L”形切口 参考文献: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04卷06期?103-104页?普通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径路 马启明 (临夏市人民医院普外科,甘肃临夏,731100); 腹部切口穿经结构 腹部前壁由浅及深共6层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肌层、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层腹膜 常规腹部缝合方法 逐层缝合,共四层。 腹膜、肌层及筋膜不可吸收线连续缝合, 皮下脂肪层不可吸收线间断缝合, 皮肤层(间断缝合)。 不一样的缝合方法 1、连续缝合腹膜、肌层及筋膜层 2、冲洗皮下脂肪层 3、放置负压引流管 4、皮内缝合 1、连续缝合腹膜肌层筋膜层 2、冲洗脂肪层,止血 用生理盐水冲洗坏死组织,用电刀充分止血 3、放置负压引流管 放置带有侧孔的负压引流管,于切口远端1cm处穿出皮外,接手雷式引流容器 4、皮内缝合 不缝合皮下脂肪层,聚丙烯不可吸收线皮内缝合 关于 腹部手术切口缝合方式的讨论 腹部手术切口常见并发症 1、切口下脂肪液化 2、切口下脓肿 3、切口下血肿形成 4、腹壁切口疝 5、缝线反应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1年09卷03期?311-312页,腹部手术切口并发症32例高频超声表现回顾分析,柳良旺 (景宁县人民医院B超室,浙江景宁,323500); 吴伟丽 (景宁县人民医院B超室,浙江景宁,323500); 邓朋飞 (景宁县人民医院B超室,浙江景宁,323500); 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 (辽宁省肿瘤医院2年内外科手术540 例患者) A组为对照组,常规缝合切口, B组为实验组,B1 组为非负压下脂肪层不缝合组, B2 组为负压下脂肪层不缝合组 两种缝合方法的对比 传统缝合 不缝脂肪层负压引流法 缝合时间 较慢 较传统法快 住院时间 一般 较传统法缩短 并发症 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切口裂 发生率较传统法明显减低 美观 呈“蜈蚣”形 呈一条细线 林涛、宋纯等,负压下不缝合脂肪层的腹部切口缝合法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中国医药导报2014 年6 月第11 卷第18 期, 1673-7210 两种手术缝合方式的不同 俞燕燕,下腹部手术直切口皮下脂肪不缝合的皮内缝合法,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0,27(2) 传统逐层缝合法 不缝脂肪层负压引流缝合 脂肪层 不可吸收线间断缝合 不缝合 负压引流管 未放置 放置 皮肤层 不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可吸收线皮内缝合、皮钉 聚丙烯不可吸收线皮内缝合 是否缝合脂肪层 周芸,妇产科腹部切口两种缝合方法的比较,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 1673-9701 王坚青,横切口剖宫产脂肪层自然对合法1087例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1627-2353(2009)02 缝合脂肪层 不缝合脂肪层 缝合工作量 通常不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层 缩短切口暴露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 缝线反应 不可吸收线残留,易致脂肪液化、感染 降低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率 脂肪层血供 缝合过紧,阻断血管、神经,不利于愈合 局部微循环良好 死腔 可消除死腔,减轻切口张力 对合不严密,局部渗血、渗液较多

文档评论(0)

renwofei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