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和丹顶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又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盐城生物圈保护区”。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于1983年批准建立,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协调理事会批准为生物圈保护区,成为中国第九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6年又被纳入“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1999年被纳入“东亚——澳大利亚迁徙涉禽保护网络”。 盐城保护区为我国最大的海岸带保护区,地处江苏中部沿海,辖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和响水五县(市)的滩涂,海岸线长582公里,总面积45.3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为1.74万公顷,土地权属保护区。主要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 一个真实的故事:女孩和丹顶鹤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飞过。”这是好多年前曾经流行过的一首歌曲,描述了一位为救丹顶鹤而牺牲的姑娘的故事。 据说,当第二天村民们从河中打捞出徐秀娟的遗体时,两只丹顶鹤徘徊在她的身边,不停地低下带着红冠的头,用长长的尖缘整理着她湿淋淋的衣服……据说那年清明,一群丹顶鹤行将横空北上时,在徐秀娟墓前久久盘旋…… 旅游特色 这里是全国第一个海涂型自然保护区。游人在此可领略唐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的意境。保护区内的珍禽驯养场已取得了丹顶鹤等人工孵化及越冬半散养的经验,因而现在任何时候到保护区,都可以看到这类珍禽。这里还有珍禽标本馆,主要陈列鹤家庭成员各个种类的标本,同时陈列栖息在保护区的其他珍禽标本,多达260余种,令游人大开眼界,美不胜收。   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已引起海内外人士的关注,很多国家和地区代表团来考察和观光,此处已成为保护丹顶鹤等珍禽的基地。 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大丰,面积3000公顷,是迄今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重返大自然野生麋鹿自然保护区。目前,麋鹿种群已增殖到近700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另外,区内还有植物499种,兽类10多种,两栖爬行类30多种,鸟类315种,其中震旦雅雀、白尾海雕等7种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皮书,30多种支植物是国家一、二类保护对象。 1986年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麋鹿及其生态环境。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江苏中部黄海之滨的湿地滩涂,总面积7.8万公顷。这里港叉纵横,海天相接,盐蒿遍野,芦苇遮天,是太平洋西岸古生境保护最完好的半原始湿地。在这片亚洲东方的净土上,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自由栖息着麋鹿、丹顶鹤、牙獐等400多个动物家族,生长着近500种海边植物,是一所天然的海滨博物馆。 淮剧 又名江淮戏。源于清代,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清代中叶,江苏盐城、阜宁、淮安、清江市一带,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 最初的淮剧,多为民间生活小戏,其主要唱调是在“门叹词”、“香火调”和部分民歌小曲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淮调(后称老淮调)。后受徽戏和京戏影响,移植演出了一些表现历史生活的大戏,因需扎靠、打把子,故称“靠把戏”。在唱腔上,相应吸收了徽戏的唱腔加以变化,创造了“靠把调”(又称老徽调)。 早期淮剧以“老淮调”和“靠把调”为主,唱腔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未采用管弦乐器伴奏。1930年前后,戴宝雨、梁广友、谢长钰等人,又在“香火调”的基础上,开始创作了采用二胡伴奏的一些新调,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调”。“拉调”唱腔在板式变化上有新的丰富和发展,加之此时出现了李玉花、董桂英等第一批女演员,使淮剧的表演艺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流动地区也从盐城、阜宁、淮安一带,逐步扩大而流布江苏全省。 盐城老虎鞋 民间虎鞋的制作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虎文化密不可分,西方国家在一次测试人类最偏爱的动物活动中,得出结论,老虎排在所有动物的第一位,可见人类对老虎的喜爱从古至今,由来已久。老虎为百兽之王。“龙生云,虎生风”,人们喜爱其八面威风,常常借以形容勇猛善战的将领为虎将。 相传,大宋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幼时最喜欢穿母亲做的虎鞋,明太祖朱元璋一出生就穿着仙人赐予的虎鞋。虎鞋适应了人们崇尚和传承中华民族虎文化的心理需要。在苏北平原乃至全省、全国,老虎鞋有着深厚的民间民俗基础。穿老虎鞋的习俗在民间世代相传。如今,盐阜地区城乡仍保留着给小孩穿老虎鞋的习俗。 欢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