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地的悲剧” 与产权环保效应的模型分析.docVIP

“公地的悲剧” 与产权环保效应的模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地的悲剧”与产权环保效应的模型分析 刘力臻 徐奇渊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 摘要:本文从“公地的悲剧”这一命题的分析出发,试图说明合理的产权制度在环境保护中的决定性作用。文中将环境保护分为四个层面:技术环保、政策法规环保、道德环保和产权环保,深入分析了这四个不同层面环保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各种环保方式的搭配组合原则,重点探讨了产权环保的效应。并且将市场结构与产权环保相结合,提出了选择有经济效率的环保方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权环保 市场结构 经济效率 环境保护 一、“公地的悲剧” 何谓“公地的悲剧” “公地的悲剧”作者简介:刘力臻(1954-),女,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研究所所长。徐奇渊(1979-),男,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1]Garrett Hardin, 1968: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Science,162 :1243-1248.是生物学家 作者简介:刘力臻(1954-),女,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研究所所长。徐奇渊(1979-),男,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1]Garrett Hardin, 1968: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Science,162 :1243-1248. 将“公地的悲剧”这一命题推而广之,可一般地描述为:. 多个经济单位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占有某一稀缺的公共资源,具有经营权的经济主体及具有支配权的个体,可以从公共资源的利用中获得收益,但却不必支付相应的成本,由此导致每个理性经济人都有足够的动力来无限使用相对稀缺的公共资源,直至该公共资源快速枯竭,或通过利用公共资源、损害公共资源获取个人好处,最终使整个社会蒙受损失。. 公共资源在法律规定上的产权明晰与实际使用中的产权模糊的不对称性,使得公共资源常常处于一种无人为之负责同时又任人攫取的悲惨境地。 从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情况看,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已成为严峻的环境问题。目前全国土地荒漠化面积已高达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并且还在以每年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2]“ [2]“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家计委组织制订),《光明日报》,1999年1月7日。 造成“公地悲剧”的制度与结构因素 如果从体制和结构上分析,造成悲剧的实质性原因有三点: . 公有产权的无责任体制。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基础是产权明晰,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不同产权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生产与交换。国有和公有资源在法律上明晰与实际使用上的模糊状况,构建了“人所共有,其实是无人所有[3]H. Scott Gordon , 1954:The Economic Theory of a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 the Fishery, Journal of Politics 62,April 124-42]”的实际产权主体空位的产权体制。当公共土地上的资源遭受掠夺时,常常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所有者及时地诉诸法律,追回损失,直到国有资源遭到了相当严重损坏时才引起政府的重视,但巨大的损失往往已无法挽回;在公有产权的制度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建立政绩而不顾长远和全局利益,暗地支持对资源过度攫取;更为悲哀的是,由于公有产权的性质,无人能够对资源的过度使用负法律责任,也无法追究法律责任。事实证明,普遍的 [3]H. Scott Gordon , 1954:The Economic Theory of a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 the Fishery, Journal of Politics 62,April 124-42 . 利益驱动结构的失衡。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是利己与利他相统一的利益驱动结构,这种结构要求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在利他行为中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利己与利他相背离、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背离的利益驱动都会对经济造成损害。“公地的悲剧”所反映的利益驱动结构失衡的表现在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等产业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化体制与土地制度中资源的公有化、国有化体制的不对称性。这种经营体制与产权体制的不对称,极大地刺激了在公有土地上的超载放牧、滥砍盗伐、掠夺资源、抛弃垃圾的行为,极大地刺激了经济主体的私利之心。事实上,这种没有利他约束限制的利益驱动结构,是与市场经济的利己与利他相统一的利益驱动结构背道而驰的。 .产权与经营权组合结构的失衡。这种失衡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哈丁所描述的“公地的悲剧”,即资源所有权公共性与经营权私利性的组合;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均为公共性的组合。这两种失衡都会造成对公共资源的严重破坏,但由于后者的效力低下,前者的利益追求动力巨大,后者对公共资源的破坏程度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