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概论 第十九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变革 1,器物层次的变革 魏源 林则徐 师夷长技以变夷 张之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制度层次的变革 康有为 梁启超 君主立宪 孙中山 民主共和 3,文化层次的变革 五四新文化运动 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虽然可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藉由来华西人、出洋华人、各种报刊、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作为媒介,以澳门、香港、其它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 利玛窦 利玛窦的传教策略“利玛窦规矩” 利氏於1587年抵达澳门,先后在肇庆、韶州、南昌、南京等地传教,於1601年抵达明都北京,在中国凡28年。其说:“我們在中国生活了差不多三十年,並曾游历过它最重要的一些省份。而且我們和這个国家的贵族、高官以及最杰出的学者們友好交往。我們曾说这个国家本土的语言,亲身从事研究过他們的习俗和法律,並且最后而又最为重要的是,我們还专心致意地攻读过他們的文献。 利氏懂得,要想在这样的东方大国传播天主教,就必须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尽可能与中国文化传统特別是儒家学说相融会,而不是照搬天主教经典,用西方原本的方式机械地宣讲天主教教义。 ?????? 利玛窦中文著述 交友论和畸人十篇 利玛窦:中国的大门已经打开了 明清传教历史上,利玛窦传教时期的受洗者中,士大夫占了相同高的比例,明代许多著名的士大夫信徒几乎都在这一时期受洗入教,如有明代天主教三柱石之称的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以及孙元化、王征、瞿汝夔等都在这一时期相继入教,其中有不少人就是在看了《天主实义》,对利玛窦的天主教儒学化理论产生认同感后而入教的。 到1603年,信徒数达5百人,1605年跃至1千余人,1608年突破2千人,至1610年利玛窦逝世时已达2500余人。 正是在利玛窦天主教儒学化理论的影响下,天主教在华传教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正如他临终时所说的,中国的大门已经打开了。 “天学” 《天学初函》 传教的成功大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视天主教为“补儒”良方的士大夫对西方的科学技术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他们眼中的“西学”或称为“天学”,道德、哲学、科学、技术都是“天学”的组成部分。 1628年,李之藻编刻了中国天主教史上第一部丛书《天学初函》,全书分为“理”编和“器”编两部分,其中“器”编所收的都是有关西方科学技术的著作. 利玛窦与徐光启 中国礼仪之争 17--18世纪基督教传教士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礼仪问题上发生的争论。 争论的双方主要是受葡萄牙控制的耶稣会与受西班牙控制的多明邦会和方济各会会士。耶稣会传教士在传教中将基督教教义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相结合,允许中国教徒祀孔祭祖,而多明邦会和方济各会传教士则认为祀孔祭祖是拜偶像。双方为此曾提请罗马教廷裁决,同时仍各行其是,教廷裁决曾几经反复,主旨是禁止中国教徒祀孔祭祖,于是康熙皇帝下令逐出反对中国礼仪的传教士,最后下令禁止传教。 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才撤消了当时关于中国礼仪的禁令。这场争论反映了天主教教义与中国传统礼仪习俗的矛盾和各殖民国家对在华传教领导权的争夺。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利玛窦的评价 利玛窦神父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化交融”的领域上。他以中文精编了一套天主教神学和礼仪术语,使中国人得以认识耶稣基督,让福音喜讯与教会能在中国文化里降生 ...由于利玛窦神父如此道地的“做中国人中间的中国人”,使他成为大“汉学家”,这是以文化和精神上最深邃的意义来说的,因为他在自己身上把司铎与学者,天主教徒与东方学家,意大利人和中国人的身份,令人惊叹地融合在一起。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利玛窦到北京四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词》 《利玛窦传》一书的日本作者平川佑弘称利玛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诸种学艺,和中国四书五经等古典学问于一身的巨人。” 他还将利玛窦看作是“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位“世界公民”(uomo universale)”。(中文版序言) 蜜蜂的本意是觅食,但它却传播了花粉。 传教士汤若望 西学东渐的两个阶段 1. 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 2. 鸦片战争前后直到五四运动前后 传教士 明末清初,主要以天主教耶稣会为主的传教士们(较晚亦有方济各会、多明我会等的教士),在试图将天主教传入中国的同时,引介了西方的科技学术思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