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救灾防病预案-福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oc

福建救灾防病预案-福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灾后防病技术方案 6月13日以来,我省持续遭受强降雨袭击,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洪涝和地质灾害,对灾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造成极大破坏,环境卫生状况恶化,灾区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存在隐患,存在发生疫情爆发与流行的可能性。为切实加强灾后防病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是灾后防病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充分发挥爱卫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利用各方面力量,广泛发动全社会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多部门共同行动做好环境清理整治工作。灾区各乡镇(街道、社区)、各部门要迅速组织广大群众进行过水区域环境清淤、清除街道、公共场所、房前屋后淤泥、垃圾、杂物,清理畜圈粪便,加强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对问题多,难度大,脏乱差严重的地段,要组织力量进行会战,清除垃圾,消灭卫生死角。 二、积极开展消、杀、灭工作(具体操作及用药见附录) 在洪灾过后对过水区域室内外环境进行及时清淤,在整治环境的同时,要对过水后的居住环境,临时厕所以及生活区域内污染严重的公共场所等环境,以先清淤后消毒杀虫的原则进行卫生处理,对鼠类异常聚集的场所要开展突击灭鼠工作;及时妥善处理人畜尸体,防止传染病发生和流行。 三、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 针对目前灾后水厂和管网大面积水毁的情况,政府部门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灾区群众能喝上安全水。在水厂和集中式供水设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供水的情况下,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寻找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源,卫生部门负责对供水进行消毒指导,确保饮用水安全。在没有集中供水条件的地方,要着重做好分散式饮用水消毒,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对饮水进行消毒,饮水消毒措施要落实到每家每户。临时饮水水源区域做好水源保护工作。洪水退后灾区各级政府要及时组织对分散式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供水设施进行检修、清理,定期进行水质检验。 四、确保饮食卫生安全 政府要协调农业、质检、工商、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等相关部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无证无照食品商贩和经营网点,做好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从食品原料、生产、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加强卫生管理。加强对过水食品处置,要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教育群众不买、不吃过期食品,防止群众食用腐败变质、和被农药或其它化学品污染的食品。查禁贩卖病死动物或其加工的食品,防止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五、切实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 卫生部门要主动搜索疫情,做好霍乱、伤寒、痢疾、甲肝、钩端螺旋体病和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疫情分析与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分析疫情发展趋势,掌握疫情动态。建立一般和重点相结合的县、乡、村级监测点,实行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每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一旦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的苗头,要及时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救灾防病期间,未经政府授权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擅自发布受灾地区传染病疫情及中毒事故情况。 六、认真做好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组织多种形式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教育灾区广大群众不饮用生水,不食用病死动物,不买过期发霉食品。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和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自身防病能力,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附录 A、疫情报告及疫情监测 灾区一旦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或不明原因疾病,要按照有关法规的要求及时进行报告和网络直报。在报告内容方面,应注意详细报告疫情信息和处置工作进展情况。 1. 医疗机构要加强门、急诊病人症状的监测,及时做好发热、腹泻等异常情况的报告,发现霍乱、甲肝、痢疾、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等疾病各医疗机构要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行每日报告和“零”报告。 2.发生暴发疫情特别是不明原因疾病,责任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现场调查处置,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B、饮水卫生 一、饮用水水源的选择 退水后尚不能恢复供水的地区应尽可能利用山泉水或井水为饮用水临时水源。水井应有井台、井栏、井盖及井的周围30米内禁止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 二、饮用水的处理与消毒 1.澄清 取水后将原水静置,较粗大的颗粒物可在数分钟内沉淀去除。 2.过滤 如当地缺乏水处理药剂时,可采用慢沙滤方法。 3.消毒 煮沸是最有效的消毒方法,应鼓励群众喝开水。洪涝灾害期间,消毒剂消毒是主要的饮水消毒方法。消毒剂应用可参阅该剂说明书进行。常用的消毒剂有漂白粉(含有效氯约为25%)和漂白粉精(有效氯含量可达70%)。要求集中配制漂白粉澄清液,禁止直接使用漂白粉进行喷洒。 (1)缸水消毒 经澄清或混凝剂处理的水,按200斤水加1-2片漂白粉精片,搅拌均匀,放置30分钟,即可使用。 (2)水井消毒:取两个空塑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