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山第二中学高中语文第十课论语第10篇训练题人教版.doc

福建东山第二中学高中语文第十课论语第10篇训练题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3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十课《论语》第6-10篇训练题 人教版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第六》)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能从广泛地施与别人好处,又能赈济大众这写事去行仁政,是圣人的事功。 B、孔子认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连尧舜都担心自己做不到,所以还是不要从这些方面去行仁政。 C、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推己及人的仁道。 D、孔子所施的教育,总是从平易、寻常的地方入手,而不求好高骛远,这是孔子思想最可贵的地方,从本章就可以得到印证。 2、孔子还说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结合上面的选段,你认为应该怎样行仁道呢? 【答案】1、B(孔子并没有“不要从这些方面去行仁政”之意,只是说求仁之道可以从浅易的做起。) 2、其实,仁德并不遥远,就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可以在平易、寻常的地方流露出来,简单地说,就是拿爱己之心来对待周围的人,做事能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通情达理。 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第六》)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子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孔子“推己及人”的“恕”,从爱自己推及到爱父母子女,再推及到爱天下的老人幼儿。  C.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劝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样的,所以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  D.“仁”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从寻常事理入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阐明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2、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 【答案】1、A(“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有误,孔子认为,即使如尧舜这样的圣王,都不一定能做得到。) 2、孔孟最高的道是“仁”,而“恕”是通向仁道的最基本的途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以推己之心来对待别人,这种“恕”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1、下列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孔子看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这是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做法。 B.面对子贡“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的人能否算是仁人”的疑问,孔子肯定地说:“那不是仁人,只能算是圣人!” C.孔子认为,就是尧、舜对百姓也很难做到广泛地施与,因为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只要能做到推己及人,就是在做仁的事情了。 D.孔子要求仁者做到:要把别人放在心里——要想自己立足,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立足;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15),孔子此处谈论的也是仁的问题,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孔子这两处谈仁的文字给了你什么样的认识。 【答案】1、B“那不是仁人,只能算是圣人!”错,是“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 2、孔子认为,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可见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同时孔子强调,仁德的人应该凡事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要帮助别人有所建树。如此看来,人活在世上不能光想自己好,也要想到让他人好,要尽社会责任。 四、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  B.孔子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表明孔子还是肯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承认了鬼神的作用。  C.对于“鬼神”,心中要有一定的“敬畏”,但应远离它。在《论语》中,孔子也很少谈及怪异、暴力、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