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国城市建设史题目及答案总结
第二章: 1.古埃及卡洪城的主要特点
1.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的围墙围着。城市用死墙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
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自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居住密度极高。
2.厚墙以东又被一条东西长 280m 的大路将其分为两部分。 而且这里道路宽阔整齐, 并用石条铺
筑路面,东西大路以北为贵族区,面积与奴隶区相似。但仅有十几座庄园,楼北住着商人、手工
业者、小官吏等中产阶级居住,平面呈曲尺形,房屋零散布置。
3.城东有集市、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
4.卡洪城为早期阶级分化的产物,有严格的阶级分区、功能分区。尤其是贵族住宅朝向北面凉风
的位置(地中海) ,西部劳动人民住宅却迎着沙漠吹来的热风的方向。反映了明显的阶级差别。
2.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影响
1.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村、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或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
水源与交通运输。 金字塔建于尼罗河两岸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 使法老尸体免受河流泛滥之患。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原则。如卡洪城主要分两个区,阿玛纳分三个区,均体现了功能分区原则
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对其后希腊希波丹姆规划形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在卡纳克与鲁克索神庙的群体设计中,运用了 2Km 长的中轴线布局,两边设立越 1000 具人面
狮身像。规划中应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在阿玛纳的建设中也采用
了类似的规划手法。
第三章: 3.古代的乌尔城平面布局有何特征 ?为什么采取这种形式 ?
平面特征 :1 城市平面为卵形,有城墙与城壕,有两个港口通往水面。城市面积为 88 公顷,人
口 34000 。在乌尔城的平面中可以看到有厚墙围抱的宫殿庙宇和贵族僧侣的府邸高踞西北高地,
而成墙外是普通平民和奴隶的居住地,分划明显,防卫森严。
2 城市出现以山岳台为主的城市公共中心, 在这宫殿庙宇山岳台三位一体的土台上还布置了各种
税收和法律等衙署、商业设施、作坊、仓库等,形成了一个城市公共中心。宫殿是四合院的,有
若干院落组成。庙宇平面比较规整,一般是四方形平面,由厚实的土坯墙包围起来。
3 城市除中央土台外,还保留着大量耕地,几处零星的居民点散居在耕地中。房屋密集排列,街
宽仅 3 米左右,有利于阻挡暴晒的烈日。
原因 :1.为避免水患和潮湿,大型建筑一般都建造在高大的土台上。
2.战争的频繁,城市都有城墙和城壕。
3.信仰多神教,但君主制将国王神化,崇拜国王和崇拜天体结合起来,故宫殿常与山岳台邻近。
而山岳台又往往与庙宇仓库商场等在一起,形成城市的宗教商业和社会活动中心。
4 山岳台建筑与古西亚宗教信仰的关系
1 古代西亚人崇拜天体, 但从东部山区来的居民带来了崇拜山岳的信仰, 他们认为山岳支承着天
地,山里蕴藏着生命的源泉,天上的神住在山里,山是人与神之间交通的道路, 山里蕴藏着生命
的源泉,雨从山里来,山水注满了河流。他们把庙宇叫做 山的住宅 ,造在高高的台面上。
2 两河下游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高耸的塔格外使人感到庄严,甚至神
圣。它们同时也可以成为聚落的标志,引导荒漠中的行旅。
3 当地居民的天体崇拜也采用了这种高台建筑物,它的型制同天体崇拜的宗教观念也是适合的。
人们在高台上,最接近日月星辰,可以在高台上向它们祈祷,和天体沟通。
第五章 5.分析描述雅典卫城空间序列效果
1.雅典卫城是当时宗教的圣地和公共活动的场所, 同时也是雅典极盛时期的纪念碑。 雅典卫城在
城内的一个陡峭的高于平地 70~80 米山顶上,用乱石在四周砌挡土墙形成大平台。
2.卫城发展了民间圣地建筑群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 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 同时照顾山上山下
的观赏。
3.雅典卫城的建筑师三向量的实体。卫城的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简单轴线关系,而是经过,人们
长时期的步行观察思考和实践的结果。卫城各建筑处于空间的关键位置 .上,如同一系列有目的
地雕塑。它既考虑到置身其中的没,有考虑到从城下四周仰望时的美。 进入卫城大门后,迎面是
10 米的雅典娜雕像,丰富了卫城的景色,并同意了分散在周边的建筑群。绕过雕像,地势越走
越高,右边是宏伟端庄的帕特农神庙,体现了雅典人的智慧和力量。向左是秀丽的伊瑞克提翁 T
庙女像柱廊。 骑着与帕特农神庙对立统一的构图作用。 为体现城市为平民服务, 在卫城南坡有平
民活动中心露天剧场和竞技场。
6.古希腊公共外部空间有何特点?希波丹姆的规划原则包括哪些内容?在米利都城规
划中得到如何运用?
1.城市大多自发形成道路系统广场空间街道形状均不规则许多城市的外部空间以一系列 L ”形空
间叠合组成造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