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房注意事项
进出细胞房必须换拖鞋,勿将细胞房内拖鞋穿出细胞房,房外拖鞋也不可进入房内。
进入细胞房穿着专用白大褂,勿将一楼动物实验的白大褂带进细胞房。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台面,勿将垃圾留在实验台面。
实验后及时清洗实验用品,勿将要洗的用品留在洗涤盆过夜。
实验后检查显微镜、超净台等实验仪器电源,确定已关方可离开。(显微镜在关闭电源前务必将光源调至最暗)
注射器针头、玻璃等利器扔进利器盒,勿直接丢垃圾桶。
培养瓶等放进培养箱前用75%酒精消毒培养瓶表面,水平放置,若有培养液渗出培养箱,立即用75%酒精擦拭。
若发现细菌等污染,立即将培养瓶丢到黄色垃圾袋中,并及时报告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时对污染区域进行消毒。若培养瓶要回收,应先用消毒水浸泡,再进行常规清洗消毒。
在使用酒精灯过程中,手上酒精挥发干后方可靠近酒精灯操作,切勿将表面有酒精的物品靠近火苗。
细胞培养基本操作
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1.实验进行前,无菌室及无菌操作台(laminar flow) 以紫外灯照射30-60 分钟灭菌,以75 % 酒精擦拭无菌操作台面,并开启无菌操作台风扇运转10 分钟后,才开始实验操作。每次操作只处理一株细胞株,且即使培养基相同亦不共享培养基,以避免失误混淆或细胞间污染。实验完毕后,将实验物品带出工作台,以75 % 酒精擦拭无菌操作台面。操作间隔应让无菌操作台运转10 分钟以上后,再进行下一个细胞株之操作。2.无菌操作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及宽敞,必要物品,例如试管架、吸管吸取器或吸管盒等可以暂时放置,其它实验用品用完即应移出,以利于气流之流通。实验用品以75 % 酒精擦拭后才带入无菌操作台内。实验操作应在台面之中央无菌区域,勿在边缘之非无菌区域操作。 3.小心取用无菌之实验物品,避免造成污染。勿碰触吸管尖头部或是容器瓶口,亦不要在打开之容器正上方操作实验。容器打开后,以手夹住瓶盖并握住瓶身,倾斜约45° 角取用, 尽量勿将瓶盖盖口朝上放置桌面。 4.工作人员应注意自身之安全,须穿戴实验衣及手套后才进行实验。对于来自人类或是病毒感染之细胞株应特别小心操作,并选择适当等级之无菌操作台(至少Class II)。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引起气溶胶之产生,小心毒性药品,例如DMSO及TPA等,并避免尖锐针头之伤害等。
实验用品
1.细胞培养实验用品均为无菌,分玻璃容器和塑料无菌制品。
2.种类:培养瓶,培养皿,多孔培养板,巴氏管,离心管(15ml,50ml),玻璃血清瓶等。
3.清洗和消毒
3.1.玻璃器皿:
A.浸泡:新玻璃器皿,自来水初步清洗;使用后玻璃器皿立即浸入清水中,避免器皿内蛋白质干涸黏附于玻璃上导致难以清洗。浸泡使器皿完全浸入水中,使水进入器皿内而无气泡空隙遗留。
B.刷洗:浸泡后用毛刷加洗涤剂洗涤,刷洗后要将洗涤剂彻底冲洗干净,晾干。
C.清洁液浸泡:清洁液(重铬酸钾+浓硫酸+蒸馏水配成的次强酸)浸泡,可将玻璃器皿残留未刷干净微量杂质完全清除,浸泡时,应使器皿内部完全充满清洁液,不留气泡,一般浸泡过夜,或起码为6H以上。
D.冲洗:浸泡后器皿流水彻底清洗,每个器皿用流水灌满,倒掉,重复十次以上,直到清洁液完全洗干净,用蒸馏水漂洗2—3次,最后三蒸水漂洗一次,烘干待用。
3.2.塑料器皿:用后立即清水清洗,晾干,2%NaOH浸泡过夜,自来水清洗,5%盐酸浸泡30min,流水彻底冲洗,蒸馏水漂洗(浸泡30min)。但塑料用品不宜反复使用次数太多。
3.3.胶塞、盖子等杂物:新的胶塞、盖子等杂物因带有活石粉,自来水洗净后,常规清洗;使用后的浸泡于清水中洗涤剂刷洗;晾干备用。
清洗过的器皿包装后,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烤箱烘干。有效期1~2
培养基
1. 液体培养基贮存于4℃ 冰箱,避免光照,实验进行前放在37
2. 液体培养基(加血清) 存放期为六个月,期间glutamine 可能会分解,若细胞生长不佳,
可以再添加适量glutamine。
3. 粉末培养基配制(以1 升为例)
3.1. 细胞培养基通常须添加10 % 血清,因此粉末培养基之配制体积为900 ml,pH 为 7.2 -
7.4。NaHCO3 为另外添加,若将NaHCO3 粉末直接加入液体培养基中会造成pH 之误差,
或局部过碱。因此粉末培养基及NaHCO3 粉末应分别溶解后才混合,然后用CO2 气体调
整pH,而非用强酸(HCl)或强碱(NaOH),因为氯离子对细胞生长可能有影响,且贮存时培
养基的pH 易发生改变。
3.2. 材料:
3.2.1. 纯水(milli-Q 水或二次至三次蒸馏水,水品质非常重要)
3.2.2. 粉末培养基
3.2.3. NaHCO3 (Sigma S-4019)
3.2.4. 电磁搅拌器
3.2.5. 无菌血清瓶
3.2.6. 0.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