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教科版九年级(初三)思想品德走向小康.pptVIP

义务教育阶段教科版九年级(初三)思想品德走向小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向小康 一、感受小康 说一说:我们现在的生活 衣 行 住 食 90年代后期,“空调、电脑、手机、汽车”。 上世纪50——7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冰箱、彩电、洗衣机、录音机”。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衣 全国棉纱、棉布产量图 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蓝色制服。 今天,一样的蓝色,不一样的感觉 改革开放的成绩1: 食 60年代,人们平均2个月才可以领到半斤肉,并且还要凭票供应。(右图) 今天,超市出售的方便食品,种类繁多。 全国油、肉产品产量图 改革开放的成绩2: 住 建国以来,城镇建造新房已超过49亿平方米,97年人均居住面积(卧室面积)8.8平方米,农村共建造新房138亿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4平方米。 今天,很多家庭拥有了宽敞豪华的客厅。 80年代初,上海的大杂院。 改革开放的成绩3: 行   1998年和1949年相比,全国铁路通车里程增加了2倍,公路通车里程增长114倍。 人多路窄,处处堵车曾是困扰人们的大问题 现在,路宽了,车多了,出行不那么难了。 改革开放的成绩4: 恩格尔 系 数 食品消费支出 家庭消费总支出 ×100% 高于60% 绝对贫困 60% - 50% 温饱 50% - 40% 小康 40% - 30% 富裕 低于30% 最富裕 恩格尔系数 生活发展阶段 >60% 贫 困 50%—60% 温 饱 40%—50% 小 康 <40% 富 裕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一鼓起来的“钱袋子” 二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三精起来的饮食 四长起来的人均寿命 五大起来的住房 六多起来的私人轿车 七靓起来的衣着服饰 八高起来的文化程度 九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十快起来的通信方式 结论: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取得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PPT课件 13 二、解读小康 1、什么是小康: 小康: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 社会福利、劳动环境的改善。 物质生活的改善 精神生活的充实 二、解读小康 2、我国现实的小康水平 1、什么是小康 特点 低水平 不全面 发展很不平衡 总体小康 我国的主要矛盾: 我国的最基本国情: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解读小康 2.我国现实的小康水平 1.什么是小康 3.走向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对比表 2000年的总体小康 2020年的全面小康 1 2 3 低水平的小康 不全面的小康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较高标准的小康 精神文明的小康 共同富裕的小康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诗经·大雅·民劳》 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生活。 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瑾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 《礼记﹒礼运》 古代意义 现代意义 出处 《诗经》 党的十三大 表述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