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医正骨.pdf

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医正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4·    (总274)   中医正骨2017年4月第29卷第4期 JTradChinOrthopTrauma,2017,Vol.29,No.4   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 1 1 2 林士明 ,唐成坤 ,潘浩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7) 摘 要 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未经手术、髓核化学溶解、等离子射频消融、激光椎间盘汽化等治疗 而发生的髓核突出组织自发缩小甚或消失的现象。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这一现象的存在已被学术界所公认,但其确切 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与突出类型、突出时间的关系及再吸收的发生机制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腰椎;再吸收;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症 突出的分型,发现纤维环破裂后髓核游离越远,自然 (lumbardischerniation,LDH)患者未经手术治疗、髓 吸收的可能性就越大。 核化学溶解法、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激光椎间盘汽化 2 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与突出时间的关系 等治疗而发生的髓核突出组织自发缩小甚或消失的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腰椎间盘组织突出后,突出 [1] 现象。Guinto等 首次用CT观察到腰椎间盘突出组 组织通常可以在半年内发生再吸收,但其时间跨度可 织再吸收的现象。随后,国内外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组 [6] [7] 以为2~12个月甚至更长 。Macki等 报道了53 织再吸收的报道不断增多。我国著名学者姜宏对腰 例腰椎间盘突出再吸收的病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 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著有 间为(1.33±1.34)个月,在影像学上突出组织变小或 相关专著。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这一现象 [8] 完全消失的时间为(9.27±0.32)个月。Altun等 对 的存在已被学术界所公认,但有关其确切机制尚不清 23例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的LDH患者行MRI检查, [2] 楚 。现就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的机制进行综 发现突出椎间盘组织重吸收或缩小的时间为(13.6± 述,以期能为临床治疗LDH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5.4)个月。 1 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与突出类型的关系 3 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的发生机制 [3] Komori等 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0~3型:0 3.1 脱水与血肿消退 髓核是无血管的水合组织, 型为椎间盘正常或膨隆型;1型为突出组织不超过相 髓核中的细胞分泌含有多糖和蛋白或蛋白聚糖的细 应椎体高度的1/3;2型为突出组织介于相应椎体高 胞外基质,使组织具有较高的渗透压。当突出椎间盘 度的1/3~2/3;3型为突出组织介于相应椎体高度的 组织突破后纵韧带,髓核组织的高渗透性先使其吸水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