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板隧道接漏水意外事故工程第五章板隧道接漏水意外事故工程本章介於年月生之板下行盾隧道站璧接漏水意外事故及事故生後之相工程了能本案例之意外事故及後之工程做一完整的介在本章前段引用峰文容明地概及事故前之相施工作接著介意外事故生之事故生後之急理措施明事故地定情形探可能的原因本章後段介事故生後於下行隧道行之段工程工程冷工法土度之果介隧道部柔性接施作以及工程之施工工程概述台北捷系板工程其中土建工程部分包含施工府中站施工院站之站和相站之隧道工程及施工土城工程如所示接於板站府中站院站至社前之明挖覆段的六隧道均用
板橋線 CD266標隧道接頭 漏水意外事故 與復舊工程
第五章 板橋線 CD266標隧道接頭漏水意外事故
與復舊工程
本章介紹於 2003 年 2月發生之板橋線 CD266標下行潛盾隧道與車站連續璧
接頭漏水意外事故 ,及事故發生後之相關復舊工程 。為了能夠將本案例之意外事
故及後續之復舊工程做一個完整詳盡的介紹,在本章前段將引用簡國峰( 2003 )
論文內容 ,簡單說明地質概況及事故前之相關施工作業 ,接著介紹意外事故發生
之經過 ,與事故發生後之緊急處理措施 ,說明事故災損與地盤穩定情形 ,並探討
可能的災變原因。本章後段介紹事故發生後,於下行隧道進行之兩階段復舊工
程 ,復舊工程冷凍工法凍土溫度監測之結果 ,介紹隧道內部柔性接頭施作 ,以及
檢討復舊工程之施工。
5.1 工程概述
台北捷運系統板橋線 CD550設計標工程,其中土建工程部分包含 CP256C
施工標府中站(BL01) ,CD266 施工標亞東醫院站(BL40)之站體和相連站體間之隧
道 工程,及 CD267 施工標土城機廠工程 ,如圖 5-1所示 。連接於板橋站 (BL02) 、
府中站 (BL01) 、亞東醫院站 (BL40)至遠揚社區前之明挖覆蓋段的六條隧道均採用
潛盾工法施作,隧道內徑為 5.6 公尺,總長度約 3,383 公尺。除亞東醫院站至遠
揚社區段上 、下行隧道採潛盾機到達出坑方式外 ,其餘四條隧道於設計時 ,均採
取潛盾機到達後以棄殼方式處理。
CD266標潛盾隧道工程南起亞東醫院站 ,上 、下行隧道以平行式往北推進,
沿南雅南路二段至縣民大道後 ,轉至民房下方行進至東門街二巷 ,再以上 、下重
疊型式與府中站銜接 ,如圖 5-2所示 。其施工順序係由亞東醫院站分別往府中站
鑽掘前進下行及上行隧道,先後於 91 年 5月及 11月平行發進。下行隧道於 91
年 11月到達府中站南側 ,上行隧道潛盾機則安排於春節期間停駐於環片編號 475
環無建物之南雅公園下方,待年節假期後再重新推進鑽掘,並預定 92 年 6月到
59
板橋線 CD266標隧道接頭 漏水意外事故 與復舊工程
達府中站南側。
由於隧道到達府中站站體時需與站體接續 ,因此上 、下行隧道之潛盾機到達
作業原設計即採 「棄殼」方式將潛盾機盾殼留存於地盤改良區內 。下行線潛盾隧
道於 91 年 5月 28日由亞東醫院站北端潛盾發進井開始掘進,至 91 年 11月 14
日晚間,潛盾機切刃盤魚尾鈑觸抵府中站南端連續壁,正式完成全長約 1,077 公
尺隧道之主掘進作業 。後 於 92 年 1月 18日完成鏡面連續壁鑿除作業 ,潛盾機掘
進前、後之建物沉陷、傾斜及地面裝設之監測儀器讀值均顯示無異狀。
5.2地質概況
大陸工程 (2003 )敘述 ,CD266標位於臺北盆地之西南方 ,屬一典型湖積地
質,根據於捷運規劃期間之地質鑽探孔 BA-04 、BA-03 ,以及細部設計中興顧問
(1993)於設計階段地質鑽探孔 SB-0l 、SB-02 之物理及力學試驗 ,此區域地層上部
為沖積層,亦即為松山層,其厚度約 50 公尺,並可由下往上細分為六次層(如
圖 5-3所示) ;而松山層下為景美礫石層。
此區域松山層各次層之性質分述如下:
1. 松六層 :為中至低塑性 、中等堅實 、棕黃色粉土質黏土或黏土質粉土 ,本層
深度約在地表下至 6 m處 ,厚度約 4~6 m ,含水量約為 30%-40% ,SPT-N值
約在2-7 。
2. 松五層 :為中等緊密 、灰色粉土質中細砂 ,在 SB-01 孔位曾發現夾有浮木;
本層深度約在地表下6 m 至 19 m,厚度約 13 m含水量約為, 18%~25%,SPT-N
值約在 12-18 。
3. 松四層 :為中至低塑性 、堅實 、灰色粉土質黏土 ,此次層曾於 SB-02發現有
大塊黃色浮木;本層深度約在地表下 19 m 至 26 m ,厚度約7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